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22日 星期五

    做一棵杞柳,把根扎在基层

    讲述人:安徽省阜南县龙王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刘晓妮

    作者:本报记者 丁一鸣 常河 马荣瑞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22日 06版)

      【成长】 

      十年一瞬。从2011年考取大学生村官算起,今年已是我在基层工作的第11个年头了。

      10年间,“出门一线天,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庄台蝶变成“净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的濛洼蓄洪区名片;安徽脱贫攻坚最难啃的骨头——沿淮行蓄洪区“浴”水重生,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数万濛洼人乔迁新居,搬离“水窝子”,过上好日子……十年巨变,我有幸亲眼见证,亲身参与。

      10年间,有太多难以忘怀的时刻,而其中最铭心刻骨的,一定是2020年那个惊心动魄的夏天。

      当时,我在郜台乡担任党委副书记。7月19日,我接到上级指令,王家坝闸即将史上第16次开闸泄洪,蓄洪区内所有群众必须在7个小时内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郜台乡位于蓄洪区最下游,压力巨大,由我包点的曹台村又处在郜台乡最下游,是“难中之难”。

      汛情就是命令。披上雨衣、穿上胶鞋、拎上喇叭,我火速赶往曹台村转移群众,同时协助同事转移其他村群众。最终,在次日凌晨3点前,全乡289户807人全部安全转移。那一晚,手机记录下我在长堤上走过的3万步;蓄洪头4天,我只断断续续在车里睡了8个小时。

      都说“好家经不住三搬”,可濛洼人一搬就是16次。转移过程中,你听不到一句怨言,没人说一个“不”字。与这样可爱的人在一起,你又怎能言辛苦?

      60多年来,“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早已深深融进濛洼人的血液。而一次次奉献牺牲后的磅礴崛起,更让人肃然起敬!蓄洪后,庄台上的群众望着一片泽国,在家门口麻利地编着柳编;洪水刚刚退去,树干高处的水痕还没消散,濛洼人就顶着烈日回到田间,抓紧时间抢种补种……与这样可敬的人在一起,叫你如何不奋斗!

      柳编的原材料是杞柳,它像濛洼人一样,向水而生,与水共在。洪水冲垮了庄稼,却冲不垮杞柳,濛洼人就割下柳条“编筐打篓,养家糊口”。如今,这门被洪水“逼”出来的手艺,在自强不息的濛洼人手中,竟做成了出口产业。

      去年,因工作需要,我转任龙王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下一个10年,再下一个10年……我将始终像一棵杞柳那样,冲不垮、打不倒,深深扎根,昂扬生长。

      (本报记者丁一鸣、常河、马荣瑞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