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新时代】
2006年,我来到北安门社区工作。这里以老旧小区为主,住着一万多名居民,老龄人口比例超22%。起初我内心有点儿打退堂鼓,但又觉得作为党员就该挑重担。
社区党委书记的工作应当怎么干?我决定先听听群众的意见。我用半年时间把社区3700多户人家全都走访了一遍,特殊群体中谁家有啥情况,我都了如指掌。
什么是社区基层党建?就是凝聚人心、成风化人,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千家万户,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
这些年,我带领社区整治环境、组织结对帮扶、举办文体活动……群众想什么、缺什么,我们就干什么。
一次晚间散步,我发现前半山园小区基础设施陈旧,有两栋楼的单元坡道未配备护栏,给老年人出行造成不便。这需要改造,但怎么建、建成什么样?我心里也没数。
我召集居民议事会,请网格书记、居民代表和有建筑构造经验的老党员共同讨论,与设计单位探讨解决方案,一次次修改图纸设计,全程现场监工,确保蓝图丝毫不差地变成现实。竣工那天,居民纷纷竖起大拇指点赞,“小改动带来了大便利”。
社区工作16年来,我深深体会到,一个人、一个社区的力量太有限,解决社区民生问题必须“四两拨千斤”。我们以党员引社团,以社团聚群众,成立了“‘志友’工作站”“火凤凰驿站”“赵大姐工作室”,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我们还想方设法整合资源,连年举办“民生菜单招亲会”,通过党员群众下单、社区党委接单、共建单位做单,解决了雨天积涝、小巷坑洼、路灯缺乏等民生问题。
如今,社区环境整洁有序,居民幸福指数大大提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要继续努力,以党建工作为抓手,把服务做到百姓的心坎上。
(本报记者苏雁、刘已粲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