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17日 星期日

    巡边在新疆夏特古道

    作者:本报记者 尚杰 李慧 本报通讯员 殷华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17日 11版)

        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让护边员们牢记为国守边的职责和使命。

        闲暇时候,开沙尔·吐尔逊会弹起乐器都塔尔,悠扬的音乐给执勤点带来了欢乐。

        开沙尔·吐尔逊夫妇组织的骑巡队已经成为夏特古道上的一道风景线。

      在祖国的边境线上,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穿警服不带军章,一边种地一边站岗,一边放牧一边巡逻,用常年坚守成为“活界碑”“活地图”,守护着边境安全。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护边员。

      入夏后,跟随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阿克苏边境管理支队人员的脚步,我们去看望温宿县破城子边境检查站的护边员们。

      夏特古道南起阿克苏地区温宿县破城子,北至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夏特牧场,全长120公里,贯穿天山南北,是新疆最著名的三大古道之一,既是古代南北疆交流往来的交通要道,又是近代吸引国内外无数徒步探险者的“黄金线路”。破城子边境检查站在夏特古道巡逻路线上建有6个护边员执勤点。37岁的开沙尔·吐尔逊是2号执勤点的负责人,他2017年4月加入护边员队伍,随后带动着全家都加入到护边事业中。

      2018年11月,开沙尔在一次日常巡边时,在附近的河坝边发现了制作炸药的雷管和引线,他怀疑是不法分子藏匿的,在第一时间向检查站报告后,又担心不法分子取走危险物,于是蹲守在附近一个“地窝子”里观察。

      冰天雪地里,他喝雪水吃干馕,夜间冻透了也不敢生火,硬是坚守了三天两夜。直到检查站和附近的大理石矿场确认物品是被丢弃的工程废料,他才回到执勤点位。

      2021年8月,开沙尔在巡逻中发现,20多个不明身份的人员,手持望远镜在深山里活动。他连忙向边境检查站汇报,并主动请缨,利用自己熟悉地形的优势,带领检查站民警参与追堵行动。他一天一夜没有合眼,最终配合破获了一起非法采药案。

      两个月后,破城子边境检查站接到报警,两名牧民在放牧时失联。开沙尔带领护边员在深山里寻找三天,终于找到了被困在山上的牧民。在成功施救后,看着老乡们不舍的眼神,他又将绳子捆在腰上,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10只羊,挽回经济损失上万元。

      2021年6月,开沙尔联合3个护边员执勤点共同成立了党员骑巡队,他的妻子也不甘落后,在女护边员队伍中牵头组建了女子戍边骑巡队。从此,鲜艳的国旗和党旗始终飘扬在夏特古道边境线上。

      守卡风为伴,戍边志更坚。几年来,开沙尔一共巡边900余次、行程近两万公里,为守护边境安全屡立新功。2021年7月,开沙尔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这一荣誉也激励他继续在边境线上发光发热。

      (本报记者 尚杰 李慧 本报通讯员 殷华 本组照片由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阿克苏边境管理支队提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