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06日 星期三

    书写信仰强大的感召力量

    ——评报告文学《向死而生》

    作者:佟鑫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06日 14版)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好书荐读·文学】

      曾平标长篇报告文学《向死而生》(人民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2022年2月出版),以绵密的叙事、浓郁的悲情和强烈的反思,打开了湘江战役那段沉睡的历史,深入挖掘被掩埋在岁月里的尘封记忆,构筑起镌刻着生动历史画面和人物形象的群像浮雕。

      历史不能忘记,需要有人记述,需要有人不断诉说,否则将被埋进尘埃,失去生命和血脉联系。对于一个历史事件,能否再现其本来面貌,能否给后来人留下可以追忆、反思、借鉴的史学价值,能否使阅读者获得超越事件本身的文学及文化意义,一直是考验一个作家叙事能力和文学水平的标准。大体上说,《向死而生》兼而有之,这主要得益于作家对历史事件的准确理解和文体把握。

      作者秉持对历史本真的坚持、对人物命运的情感介入,以厚重、悲怆的叙事和言说,全景式地还原历史现场,抵达历史的深处。作品不但深情回顾了事关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湘江战役的历史进程,而且真实再现了八桂儿女对湘江战役红军烈士的敬仰之情,通过做好烈士遗骸收殓、遗址遗存保护工作,将革命文物保护工作与当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民族团结发展相结合,书写了人民群众以饱满的热情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壮美篇章。

      如何让已经在人们记忆中渐渐变得模糊的历史重新拥有清晰的轮廓、丰满的血肉、丰润的细节和闪光的质感?显然,作者是下了苦功夫的。他深入挖掘史料、走访寻迹、田野调查,足迹踏遍红军长征经过的6个县,采访了上百人,考察了湘江战役重大遗址遗迹,以及烈士遗骸收殓保护地和红军墓,力求找到那些具有决定性价值的细节,找到那些必须挖掘才能获得的事实。用惊心动魄的故事、丰沛的细节、鲜活的人物,串联起那段悲壮往事,再现了革命志士无畏生死的斗志。此外,作者还具有“忠信忠史”的史识,在叙述中穿插了很多亲历者的回忆录和公开发布的采访口述,为作品提供了大量可信的佐证材料。

      伴随着故事的叙述,作者始终在思索:为什么革命先烈们面对生死考验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牺牲?难道在他们的心里还有比生命更有价值更值得付出的事物吗?是的!正如作者的回答:“站在湘江边,我深深地默想:红军战士到底是用什么特殊材料做成的?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宁死不屈?信仰,因为信仰。”这是作品的点睛之笔。

      一段段不曾割裂的历史串联起来,构筑起信仰传承之路。这种信仰源自每一位革命志士高擎的火炬,火种洒向更广阔的天地。一片红色的土地从血雨腥风转变成了欣欣向荣,这是信仰的力量,也是曾经为信仰献身的先辈们共同的心愿和憧憬。通过对壮阔历史的再现,作者告诉人们信仰的力量,告诉人们不能忘记历史,那种精神一定会世代永存。信仰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在战争年代,信仰是流血牺牲、宁死不屈,在和平年代,信仰是奉献社会、建设国家。

      除了记述战争,作者顺着信仰的流转,把眼光凝聚到这片土地的和平岁月。从革命者的后代到为革命者守墓的传承再到革命纪念馆的兴建,最后将时间定格在新时代的山乡巨变、人民的幸福生活。一种存在于历史事件中的精神要素如不灭不死的种子,文学作品的功能就是要用无形的手探入历史将其提取出来,让其穿越历史和时空,传承至当下,并在现实土壤中生根发芽结果。于是在《向死而生》中能看到一代代、一批批、一个个具有坚定的情怀,抱定不忘历史、建设国家信念的人。他们追随革命先辈的光荣足迹,沿着未竟的事业继续砥砺前行,像勇于奉献的革命先辈一样,献身于国家的发展和未来。

      (作者:佟鑫,系《中国作家》杂志纪实版编辑部主任)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