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对话】
编者按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非常关心。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第一站,便是观摩思政课智慧教室现场教学并发表重要讲话。“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总书记言之谆谆,为办好思政课,进一步把脉定向。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建设重要论述精神,即日起,本版将围绕“思政课如何提升适应性”“大中小学段思政课如何衔接”“思政课怎样用‘心’讲道理”“教师如何成长为‘经师’和‘人师’统一者”四个习近平总书记关心、一线教师关注的重点问题,通过记者调查、专家访谈、一线讲述等形式,连续推出四期整版报道,剖析当前思政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探求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为广大思政课教师提供教学改革、专业成长的样本与建言,以期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
主持人:
本报记者 邓晖 周世祥
对话嘉宾: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刘建军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熊晓琳
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马福运
“我是一个‘体育迷’。前不久,冬奥会在咱们自己家门口举办,赛场内外,有无数个画面触动过我。一个身影经常浮现在我眼前——90年前,独自出海奔波20多天,行程1万英里的中国运动员刘长春。”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堂思政课上,教师张智的爱国主义教育从学生喜欢的“唠家常”开始。紧接着,一句曾刊登在报纸上的寄语在屏幕上呈现:“我中华健儿,此次单刀赴会,万里关山,此刻国运艰难,望君奋勇向前,让我后辈远离这般苦难。”整堂课上,一个个具体生动的案例相继被抛出。教师时时关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认知规律。在透彻的说理中,“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的道理烙在了学子心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为什么要如此强调思政课的适应性?新时代新征程,思政课要与哪些要素相适应?今天的思政课有哪些不适应的情况?提升思政课的适应性,要从哪里着力、避免哪些误区?针对一线教师关心的焦点问题,我们邀请相关专家给予解答。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记者:“适应不适应”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提出的新要求。为什么要强调思政课的适应性?思政课要与哪些要素相适应?
刘建军:“适应”本是生物学概念,体现的是生物体同周围环境依赖、顺应的关系。在社会生活中,“适应”指顺应社会整体系统的需要,反映的是事物和周围其他事物的关系。社会本身在变化,对思政课的要求也在变化。思政课是一个社会性事物,需要改变调试、达成“适应”。办好思政课事关立德树人全局,思政课“适应不适应”是个战略问题。世界变了,中国发展阶段变了,思政课不能“还说老一套”,要讲新时代新征程的思政课,必须适应新情况、新变化。
思政课的适应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思政课堂虽在国内,但是以整个世界为背景的,当今中国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一变,讲思政课的大背景、大语境会发生变化。二是适应国内发展的需要。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要求思政课与之适应。三是和学生需要、接受特点相适应。学生处于成长中的特定年龄阶段,会面对特有的人生问题、思想困惑,有特定的接受思政教育的要求,也有相应接受知识的特点。
熊晓琳:思政课能否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其适应性是关键因素。一是要适应党和国家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落实好“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二是要适应新时代特征和现实需求,深刻阐释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坚持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专业性相统一。三是要适应青年大学生成长与发展需求,回应学生关切,教育引导学生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国内外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形势异常复杂,这都对思政课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只有强调思政课的适应性,不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才能真正实现思政课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的功能。
马福运:强调思政课的适应性,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的必然要求。思政课建设要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时代之问、学生之问,必然要求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二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思政课作为兼具科学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的国家课程,其适应性体现为课程建设与时代潮流、国家需要、教育规律的契合性、同步性、统一性。思政课建设只有适应时代潮流,与时代发展同向同行、与时代精神同频共振,才能为学生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提供理论武装与思想指南;只有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才能切实发挥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关键课程的作用;只有适应教育教学与学生成长规律,以科学精神筑牢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才能赢得学生、赢得未来。
记者:不同时代背景下,思政课适应性的表现各不相同。面对00后、10后“平视世界的一代”,思政课的适应性从何体现?
熊晓琳:在“两个大局”时代背景下,结合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和认知规律,一堂“适应性强”的思政课要具备三个要素:
一是以问题为导向,讲清理论。结合国内外历史和现实,着力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坚定“四个自信”。
二是用活素材,增强感染力。充分挖掘和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大地形成的生动实践,将鲜活的时代素材与基础理论相结合,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三是创新方法手段,提升实效性。充分运用“互联网+”思政课教学,推动思政课传统教学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创新话语方式、提升话语能力、消除话语差异,解决好“话语鸿沟”。
马福运:适应教育对象的时代“面相”,是思政课建设适应性的现实要求与重要表征。“平视世界的一代”的思想特点、心理需求和行为倾向发生诸多新变化,对课堂的要求也与时俱进。一方面要适应学生感性化认知特点,优化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跳出有理论深度而缺实践温度和人文关怀的窠臼,实现学生理论认知和情感共鸣的内在交融。另一方面要理性研判学生认知规律与特点的两面性、不确定性,以入情入理的方式赢得学生,而不是以哗众取宠的方式迎合学生。
学者未必良师,良师必定学者
记者:当前学校思政课还存在哪些不适应的情况?问题出在哪儿?
刘建军:一是管理方式“不适应”。有的学校对思政课支持明显不足,只是“严格要求”,搞一些督学督查,抓着小毛病整改。二是对当今国际形势、国内发展变化之后产生的新事物、新话语如何与既有思政课话语体系适应衔接的探索不够。三是教师把经典通俗化、政策学理化的能力仍显不足。一些偏重理论讲述的教师往往对经典著作很熟,但对当下的中国现实了解不多。
熊晓琳:第一,教师理论基础有待夯实。“良师必定学者”,把道理讲清讲透要求教师有扎实的理论功底。然而,部分教师对理论缺乏深入研究,只能就结论讲结论,缺乏系统的学理分析,削弱了教学应有的质量,难以用彻底的理论征服人,以真理的力量感召人。
第二,教学针对性有待加强。部分老师未能很好地把握学生思想状况,课前调研、学情分析不够;备课时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诉求,未能结合课程,把握学生“痛点”;教学中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课后没有重视学生意见的总结备案,没有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降低了学生的获得感。
第三,教育教学能力有待提升。“学者未必良师”,一部分思政课教师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规范的教师教育教学训练,在教育心理学的运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语言表达、课堂节奏的把握等教学艺术上有所欠缺。此外,近年来,多元学科背景的教师进入思政课教师队伍,部分老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还不强,不能做到全情投入。
马福运:思政课教学内容供给不适应学生需要,导致学生体验不深切、理解不透彻、感悟不深刻;思政课教师理论功底、课堂教学方式、社会资源调动能力不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急迫性和高要求,无法满足社会与学生对有效供给和高端供给的需要;思政课教师的队伍数量、学科认同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不适应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等。当前迫切需要在坚持守正创新的基础上推进思政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思政课对学生需求变化的适应性,最终实现课程资源、课程要素的动态优化。
入情入理赢得学生,而非哗众取宠迎合
记者:当前存在一些为了“适应”学生需求而过于追求“笑果”的情况。提升思政课适应性要避免哪些误区?
马福运:思政课蕴含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的底色,思政课教学具有崇高性、严肃性和深刻性。然而,不少大学生对严肃理性的思政课“兴味索然”,部分思政课教师为了提升课堂吸引力,一味迎合大学生的“娱求”,在教学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础理论的讲解不深、不透,反而大谈能够“吸睛”的趣味化内容,大量使用网络“潮语”等流行性语言。这些现象直接反映了思政课教师在坚守课程底色与迎合学生需求之间的摇摆困顿。
拨开思想迷雾把握事物本质,透过历史长河把握发展大势,站在时代高度担当责任使命,这绝不是思政课教师讲讲段子、谈谈趣事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不断夯实“内功”。思政课教师应坚持强化理论指导和改进教学方式并举,立足教学内容,探索新颖活泼的教学形式,力戒娱乐化倾向,以优质内容吸引人、以鲜活形式打动人。
刘建军:思政课的本质就是讲道理,把道理讲清、讲透、讲准,还是要立足教材,可以适度阐发,甚至稍微延伸,但“风筝线”还要留在教材。思政课要避免走入“为适应而适应”的误区,在于把握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守住“政治性”的“正”,以“守正”为根本,在此基础上谈创新。
记者:提升思政课的适应性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刘建军:一是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师培训。为讲解内容偏理论的老师进行国情教育和培训,提升偏实践课程教师的理论素养。二是对思政课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要有延续性。三是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科研,形成“科研反哺教学”的良性循环。四是畅通人才引进渠道,优化评价管理等机制。
熊晓琳:提升思政课的适应性,一是坚持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有机统一。教师既要吃透教学内容,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也要注重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既要避免枯燥干巴的理论讲授,也要防止只重视方法和手段的“追新立异”。二是坚持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有机统一。教师要关注学生需求,了解学生所思所想,立足教材体系,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有效组织教学,既要避免脱离学生的关注点,也要防止单纯迎合学生而忽视了教师的主导性;三是要凸显思政课本身的政治引导和价值引领功能,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但不能脱离学理性去追求政治性,也不能脱离知识性去追求价值性。我们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既不能把思政课讲成简单的政治宣传,也不宜用学理化阐释弱化政治性,要通过彻底的理论讲授去实现政治引导;要用科学的知识支撑价值观的塑造,也要将价值观引领寓于知识传授之中,通过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加强价值观教育。
马福运:一要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始终做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用马克思主义信仰滋养精神根脉,在理论教学中加强价值引导,在情理交融中实现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导航。二要坚持推动改革创新,聚焦现实问题,加强教学研究,解决好理论深度问题;加强师生互动,架起沟通桥梁,解决好情感深度问题;探索教学创新,打造多元课堂,解决好参与深度问题;加强需求关照,激发学习兴趣,解决好获得深度问题。三要树立整体育人理念,要以战略思维推动思政课建设,坚持整体谋划、系统设计、统筹协调、一体运作,从思政课程拓展到课程思政,形成协同育人的最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