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04日 星期一

    “只要能站起来,我就会站着讲课”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范钦珊60余年坚守讲台的故事

    作者: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王伟 柯龙婕旻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04日 08版)

      “学生说,老师您好好养病,我们就是您生命的延长线。”现场播放的视频中,85岁的范钦珊回忆起十几年前住院时的情景,几度哽咽。5月13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2021“感动南航”年度人物颁奖暨事迹分享会,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南航“钱伟长讲座教授”范钦珊60余年坚守讲台的故事,让现场师生潸然泪下。

      今年85岁的范钦珊是南航讲台上年龄最长的师者。六十二载,他始终耕耘在本科教学一线。“我们有责任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隔着屏幕,病床上的范钦珊言语一如以往那样简洁质朴。

      国内“力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引领者;出版著作教材译著21部,多部著作被选为国家级规划教材和精品教材;将毕生积蓄悉数捐出,累计达500万元……60多年来,范钦珊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他们,逐渐成了他“生命的延长线”。

    60余年,认真劲儿始终不减

      范钦珊始终坚守在本科教学一线,为10余万在校学生讲授过材料力学和工程力学。

      讲授了60余年的基础力学课程,范钦珊备课的认真劲儿始终不减。看过他“材料力学”教案的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从设置问题到优化课件,范教授每年都要修改五六轮。他把每一个课件都当作一件作品去完成。”同在一个教学团队的孙伟老师透露,范教授无时无刻不在琢磨教案,半夜突然冒出个主意,他马上起床改课件。

      1997年,范钦珊在南航开设第一堂课。上百人的阶梯教室,他不停走动,随时提问,看到学生露出困惑的神情就立刻停下答疑。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钱伟长是范钦珊在清华大学求学时的老师,同时钱伟长曾经也是南航的名誉校长。2005年范钦珊受邀担任南航“钱伟长讲座教授”,工程力学专业“钱伟长班”自开班以来,就由范钦珊担任首席导师,讲授课程。

      “只要能站起来,有学生选我的课,我就会站着讲课。”范钦珊说到做到,每次课前,他都要仔细整理着装,就连裤缝线也要熨得笔直整齐;课上有一套自己的“范式规矩”——不坐凳子、不喝水、不用扩音器、不局限于讲台。“这是对学生基本的尊重,虽说年龄大了,但一见到学生,我就兴奋;一站上讲台,我就什么病都没有了。”

    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来解决问题

      1960年,还在清华大学机械系读大三的范钦珊,被抽调到学校基础课教研室承担力学教学工作。年轻的范钦珊白天当老师,晚上做学生,为他们授课的正是力学泰斗钱伟长教授。

      “白天给学生上课,晚上自己还要听钱伟长先生的课,听完课后回来改学生作业,然后复习,做钱先生给我布置的作业。”范钦珊回忆说,那几年几乎没有在两点前睡过觉。虽然艰苦,但他也悟出了很多道理,不能只是简单回答学生的问题,而应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来解决问题。

      “必须改革‘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在南航“钱伟长班”“冯如班”讲课时,他通过“设问、引导、参与”三个环节,设置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改变只讲大课的教学环节,设置研讨课。这种研讨课,不同于一般的讨论课,更不是习题课。每堂研讨课都有若干主题,每个主题都设置若干有一定深度的研讨问题。

      为了解决学生学习自主性的问题,范钦珊还创立三校“材料力学”创新教学团队,推动教学改革。多年来,他与团队成员一起研究课程内容与体系改革,共同编写教材,手把手教学,培养了一批年轻教师。团队教师一学期写的29篇5万余字教学小结,范钦珊一一看过,给出了整整41页的教学指导意见。

      在范钦珊看来,改革教学的思路是“注重基础、挖掘深度、适度扩展、面向未来”。根据这一思路,教学团队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从讲课到研讨课,以至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在琢磨创新,尝试创新,将教学改革模式拓展为“自主学习+精讲+深度研讨”。

    言传身教,激励着一代代后来者

      范钦珊带领教学团队致力于将思想教育融入每一个教学环节。学生们都记得,在范老师课堂上学到的第一个词就是“诚信”——不准抄袭作业,严禁考试作弊。在一向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的范钦珊眼里,抄袭是败坏学风的行为,坚决不能容忍。为了在班上杜绝抄袭现象,范钦珊在考核方式上动起了脑筋。

      范钦珊所授的课程期末考试分为资格考试和水平考试两部分。资格考试是闭卷,考察基本功。水平考试为大开卷,考验学生们的综合能力,除了通信工具,任何资料都可以使用。考题都是他空闲时琢磨出来的,他说:“不动脑,几十分钟都做不出来,一动脑筋呀,5分钟就解出来了!”虽然严格,这种考核方式却引来学生们的点赞。不少同学认为范老师的期末考试是“珍贵的最后一课”。

      范钦珊还特别注重言传身教。“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如今已是南航航空学院青年教师的李栋栋喜欢这样形容范钦珊。从本科到博士,李栋栋的学业生涯中贯穿着范钦珊的身影,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对他影响颇深。“范老师培养了我对力学学科的兴趣,更教会了我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我将继续坚守这份执着和热爱。”李栋栋说。

      2021年11月29日,范钦珊拿出个人积蓄,向南航捐资100万元,设立了“范钦珊力学教育教学奖教奖学金”。这是他继2018年4月向南航捐资100万元设立“基础力学奖励基金”后的又一次无私奉献。

      自2018年起,他陆续捐款5次,支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等4所高校的力学学科发展,用于奖励力学专业的优秀教师、学生和教辅人员,累计捐赠达500万元。

      有生之年,他还想为材料力学培养一批年轻教师。“不在教学第一线,就无从谈改革教学,创新教学。”范钦珊倾注一生投入力学教学事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激励着一代代后来者。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王伟 柯龙婕旻)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