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04日 星期一

    【促就业·全社会在行动①】很多股力量,托举起“乡漂漂”

    作者:本报记者 王忠耀 吴春燕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04日 01版)

      【促就业·全社会在行动①】

    开栏的话

      在这个热情似火的时节,1076万名青春学子结束大学生活,携梦启航。如何帮助他们走上发挥才能的岗位、找到释放能量的舞台,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大事。

      毕业生就业,关系个人发展,牵动千家万户;稳就业、促就业,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虽然疫情影响尚未散去、经济增长面临复杂因素,但就业优先战略的实施从未动摇。从中央到地方,一项项政策密集出台,一系列举措落地有声……千般努力汇成一个声音:凝聚力量、共促就业,让青年们建功立业,成就精彩人生!

      从今天起,本报记者分赴各地,探访了解促进就业的好做法、真招数、新路径,汇聚于《促就业,全社会在行动》专栏里,传递一份温暖,坚定一种信心,见证一番作为……

      在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良口镇联群村见到黄培倬时,他正和自己所在的7人创业小队一起忙活,装点他们别具风格的乡村民宿。这个青春洋溢的团队,名叫“乡漂漂”。

      “有京漂,有沪漂,而我们更愿意走到乡村来寻梦,做快乐的‘乡漂漂’!”黄培倬笑着对记者说。

      这个7人小队,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2022届毕业生组成。“广东的改革开放,上半场在城市,下半场在农村。”华南理工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叶红授课时的几句话,被他们听进了心里。

      “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好几年了,学校也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去乡村试试身手的实践机会。选择在乡村创业,我们不是‘头脑发热’,更不是有些人口中的‘行为艺术’。”团队成员刘光岳神情坚定。

      早在2020年,黄培倬便和伙伴们一起成立了团队,注册了公司。在学校牵线下,他们参与一个农田定制化产业项目运营,创下了让一亩土地收益增长160倍的好成绩。对于“归园田居”的创业生活,他们有感情,更有信心。

      在黄培倬看来,他们的事业极有价值:乡村的产品和服务因为他们的创新运营,有了更高的附加值;城市居民则享受到了更优质的乡村产品和服务。同时,他们的团队也获得了收益和成长,“整个过程一定是多赢的”。

      创业不易。对此,7人小队有自己的看法。“在广州经商办企业,跟政府打交道真不是什么难事。”无论是创业初期半天办结营业执照,线上动动手指即可走流程、办手续的政务服务,还是到村里后,镇里领导“点对点”收集问题、解决问题的拜访和电话,以及村干部们像照顾自己后辈一般的相处方式,都让他们在谈到创业过程时,少了几分抱怨,多了一些从容。

      尽管已经走出了华南理工校门,7人小队依然享受着学校创业孵化基地的免费办公场地,以及来自老师和校友们“不断线”的帮助。“现在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时,我们还是会向老师求教,而他们不光帮我们梳理思路、找准痛点、提供建议,还会帮我们对接学校和校友们的资源,更高效地解决问题。我觉得很幸福。”团队成员邓祎琳告诉记者,“很多股力量,托举起了‘乡漂漂’”。

      就在交谈过程中,黄培倬还接到了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的电话,提醒他们申请一笔针对应届毕业生团队的5~10万元创业补贴。

      “我们是赶路人,找到了愿意终身为之奋斗的事业。”“我们愿意用青春岁月,去探索一条乡村和城市之间协调发展的长路。”“长远目标嘛,不辜负自己,不辜负时代!”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眼神中传递着快乐与信心。

      (本报记者 王忠耀 吴春燕)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