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03日 星期日

    以文化人 滋养美好

    作者:本报记者 于园媛 本报通讯员 刘新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03日 11版)

        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的花腰傣服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漠沙镇龙河社区年近古稀的傣族婆婆刀凤英,从小学习花腰傣服饰缝制技艺,她带领周边村民一起手工制作花腰傣服饰,让农村经济“活”了起来。刀雪锋摄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维吾尔族乐器制作技艺传承人艾依提·依明(左)和家人在院子里演奏乐器、载歌载舞。王军伟摄

        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新华书店里,一位老人用放大镜认真选购“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相关书籍。李文勇摄

        山西省神池县的民间艺术爱好者在雪地中表演当地特有的硬架子秧歌。詹俊杰摄

        湖南省浏阳市小河乡新河村的农民画室内,村民黄英初一边带孙子,一边画画。在小河乡,像黄英初这样的农民画师还有很多。这些村民们放下锄头、拿起画笔,在绘就自己美好生活的同时,也画出一条致富之路。彭红霞摄

        近年来,河北省石家庄市不断推进改扩建公园、广场等公共项目,完善城市体育文化设施,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李明发摄

        河南省通许县的“彩带龙”爱好者在广场上手舞彩带、虎虎生风。“彩带龙”也称“甩龙”,是一种融入传统舞龙元素的新型健身运动。李文忠摄

        安徽省六安市独山镇是六霍起义的爆发地之一。如今修旧如旧的独山红军街夜景如画,成为当地群众休闲的好去处,也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游客来此度假购物。 张军摄

      【我们的新时代】

      在读书观艺时舒展身心,在唱念做打里扬眉吐气。文化,涵养着个人的品位气质,赓续着民族的精神血脉。

      在周末,有人走进美术馆、博物馆欣赏最新的展览,有人去剧场、影院度过几小时的休闲时光,也有人去文化馆学学艺术、唱唱歌。乡村的文化广场可能正在排练一场演出,到了晚上,广场舞的律动让忙碌一天的人们放松了身心……多彩的文化活动,犹如炎炎夏日里的清风,沁润着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公共文化建设,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强,把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打磨得更加鲜亮。

      文化设施触手可及,在“生活半径”里提高质量。

      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免费开放,让文化体验“无障碍、零门槛”;文化礼堂、乡村舞台,文化中心全覆盖,群众文体活动更加多彩;体育运动设施逐渐完善,全民健身蔚然成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让人们的文化生活不再“离地三尺”,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玩得好。

      文化品类丰富多样,平凡的日子里也有“诗与远方”。

      非遗保护、文化传承,让传统手艺、民间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图书、电视剧、动漫市场繁荣发展,网络文艺异军突起,文化消费不再仅是“阳春白雪”,接地气、有生活味的文艺产品让市井百姓也争相“刷一刷、点一点”……文化惠民、文化利民,让老百姓把平凡的日子过成诗。

      在来自基层一线的影像里,我们看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共文化服务越来越好,精神文明之花绽放大江南北,文化的自信、自觉与自强,正潜移默化地生长在每个中华儿女心中。

      (本报记者于园媛、本报通讯员刘新)

      (本版图片均选自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我们的新时代”短视频、摄影作品征集活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