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阅读是人类文明延续、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也是个体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主要方式。儿童阅读是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绘本阅读在激发阅读动机、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优秀的绘本具有哪些特征?儿童需要怎样的绘本?
好的绘本应体现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判断和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它有助于孩子看到生活的美好和世界的多样,形成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成长为一个热爱生命、内心幸福、有益社会、全面发展的人。例如,《开往远方的列车》中主人公面对未来的勇气与坦然,《它有点儿白》中小老鼠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和与众不同等等,都可以成为滋养孩子心灵的养料,让他们具有更强大的内心。
好的绘本故事应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源于生活,指的是可理解性。对于孩子来说,能够听明白、看得懂的故事,才是有意义的故事。随着孩子心智的发展,人物性格特征明显、情节跌宕起伏的绘本会变得更受欢迎。高于生活,指的是故事本身应该有意外与惊喜,能引起读者的好奇心,满足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
绘本中的图画既是艺术品,有审美价值,又是工具,能帮助儿童理解故事。图画本身应有明确的故事梗概,包含丰富的细节,补充文字中没有的信息。在阅读绘本之前,可以先遮住文字,只呈现图画,让孩子自己来说一说,看看孩子讲出来的故事逻辑是否通顺、完整。这种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儿童的观察能力,提高想象力,体会故事的内在逻辑,起到思维训练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作用,还可以在后续阅读中避免出现只注意图画而忽视文字的问题,从而提高阅读学习的效率。
绘本中的语言应既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又朗朗上口,符合孩子的口语表达习惯。从严格意义上说,“讲故事”和“读故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讲故事”主要使用口头语言,遣词造句不固定,用词有极大的灵活性和个体差异。而“读故事”则以文字为蓝本,通过朗读,将书面语言转变成听觉形式,句式固定,语言规范,可多次重复,从而为儿童提供了接触正规书面语言的机会。因此,“读故事”比“讲故事”更有利于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优秀绘本的语言应兼顾书面语和口语的优点,在保证句法严谨、用词文雅、语言规范的同时,考虑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字词难度、生词比例、句子长度、句法复杂性、表达方式等应符合儿童的语言发展水平。
好的绘本虽然具有一定的共性,但各花入各眼,阅读目的不同、兴趣喜好不同、阅读方式不同,都会影响到对绘本的评价。其实,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能够让孩子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体会到生活的真善美,让他们爱上阅读的绘本,就是好绘本。
(作者:李虹,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李晓、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徐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