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24日 星期二

    文化赋魂 技术赋能

    讲述人: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田维钢

    作者: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24日 05版)

      【我与祖国同奋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批文化类节目热播引热议,成为吸引观众尤其是年轻人的收视新宠。其中,《典籍里的中国》在豆瓣评分高达8.7分;《2022中国诗词大会》累计观众规模超2亿;《端午奇妙游》相关话题总阅读量突破7亿,网友纷纷在评论区点赞。

      这些文化类节目一次次“破圈”,源于党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也源于从业者出于文化自信的主动选择,还与节目在制作传播上的创新探索分不开。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善于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艺术价值与时代特点和要求相结合,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当代表达,推出一大批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相关部门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对重大选题、重点项目给予大力扶持。

      在相关政策引导下,电视从业者开展积极探索。他们纷纷以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命题为抓手,对综艺节目进行内容升级,用中华文明为创作赋予灵魂,使文化类节目创作逐渐枝繁叶茂起来。这不仅体现在节目数量的大幅攀升上,更体现在创作视野的不断拓展上。创作者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宽泛的概念,不限于诗、词、曲、赋等,还包括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考、创造的文化成果。

      《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优秀中华文化典籍,《中国考古大会》关注中国重大考古发现、文化遗存、遗址文物,还有《万里走单骑》《斯文江南》等,以知识性为抓手,以趣味性为调剂,以故事性为切口,深耕典籍著作、文物考古、文化遗产等领域,呈现不同传统文化领域所凝结的中国故事、中国精神。这些作品在各年龄层、不同圈层的观众中引发强烈反响,有的网友通过弹幕点赞,有的观众在评论里催更,全社会形成一股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很多节目还走出国门,在海外视频网站获得数亿点击,激发无数海外观众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为世界看中国提供独特窗口。

      文化类节目的成功还离不开新技术对制作和传播的赋能。《唐宫夜宴》利用“AR+5G技术”将虚拟场景与现实舞台融合,呈现出震撼人心的视听效果。《国家宝藏·展演季》利用“AI+VR裸眼3D”等拍摄技术,将话剧舞台的现场质感、纪录片的纪实色彩嵌入文化类节目制作,让影像美轮美奂。通过互动参与、沉浸体验等多维解读,文化类节目提升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大众心中的感知力、共情点、黏合性和美誉度。很多文化类节目在融媒体传播上下功夫,通过社交网络碎片化传播,带动舆论的相关话题讨论。不少年轻人自发聚集到相关圈子中,探讨历史文化内容,到节目相关历史文化古迹打卡游玩,深度体验文化,这也增加了大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我也注意到,文化类节目屡屡击中观众尤其是青年群体的心,成为百姓休闲文化大餐的一道“主菜”。这一现象说明,以影像形式拉近优秀传统文化与大众的距离,不仅可行,而且具有强大生命力。在从文化走向现实的进程中,新时代电视人不负历史使命,执着文化追求,使文化类节目这朵“花”开得越来越灿烂、越来越持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