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21日 星期六

    用心用情解民忧 服务群众“零距离”

    作者:本报记者 王金虎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21日 05版)

      “您好,您反映的小区附近有无证流浪狗出没的问题我们已经收悉,我们会及时将问题提交相关部门,并于15日之内将结果反馈给您。”近日,河南省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网上开辟出的一条网上信访“绿色通道”受到市民关注。市民足不出户,通过网络信访等形式反映诉求,登记交办的事项由专人负责,并可跟踪办理进度。这一便民服务举措获得了市民的点赞。

      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要通过信访渠道摸清群众愿望和诉求,找到工作差距和不足,举一反三,加以改进,更好为群众服务。”

      信访工作是联系群众的“连心桥”。4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信访工作条例》,并于5月1日起施行,这为我国信访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

      在很多人眼中,信访工作“累心、费力”,但在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信访局局长吴宏伟看来,这正是他的日常。信访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切切实实的行动。

      他常说,老百姓遇上了难处,出于信任找到我们,我们就要对得起这份信任,为群众排忧解难是职责要求,也是使命所在。

      从事信访工作十多年来,吴宏伟累计接待各类信访群众8000多批次,倾听人民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通过接待群众、召开专题协调会议研究化解措施,将矛盾一一化解,群众的权益得到依法保护。

      《信访工作条例》中明确,信访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原则,践行群众路线,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近日,多地开展了《信访工作条例》宣传活动,为人民群众普及信访知识,以增强人民群众依法信访、有序反映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在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举行了“贯彻《信访工作条例》,践行法治为民”为主题的普法宣传活动。活动中,阳西县的干部职工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向群众宣传讲解《信访工作条例》,受到当地群众欢迎。

      “听工作人员给我们介绍《信访工作条例》,老百姓有了更加规范的问题反映程序,都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现在清楚了规则,咱老百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底气就更足了。”阳西县农民陈老汉说。

    搭好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信访工作是联系群众的“连心桥”,如何架好这座桥,从而更好服务人民群众?为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推出“民情面对面”问政平台,着力解决好群众所需所求所诉,获得广大群众认可。

      现场采访、随机走访,由群众说事议事,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为问题有效解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依据。“问题即时答、小事当天办、大事协同解”,制定政策解读“明白卡”,即时回答群众提出的惠民政策、社区服务、利企惠企等方面的疑问,即时办理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日常家事和便民服务类民生实事,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举措为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提供依托。

      近年来,不少地区因地制宜探索出信访为民新举措,出实招、求实效。比如,安徽推进“最多投一次”“最多跑一地”“最多交一回”“最后访一回”改革试点;湖南探索建立信访事项办理情况回访核实机制,通过第三方对群众不满意的信访事项全部回访;河南开展“百名党员干部化解千起信访积案”活动,全力做好释法明理、帮扶救助等工作……党员干部主动“走出去”“沉下去”,把接访点搬到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群众家中,面对面倾听群众意见,有效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化解群众矛盾纠纷,也密切了干群之间的联系。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群众信访也有了新的载体,网站、手机App、微信信访等新形式不断出现,科技赋能,“互联网+”信访模式不断推广,老百姓不跑腿,反映问题更方便了。

    践行枫桥经验力促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近年来,听民声、察民意,排查矛盾纠纷隐患苗头与不稳定因素,坚持源头治理化解矛盾,着力点放在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把各类不稳定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已逐渐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常态。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是由《信访工作条例》明确了的处理基层信访事项和矛盾纠纷时应遵循的要求。为落实这一规定,各地都在探索适合自己的路子,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源头治理,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这既是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有效做法,也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如何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探索出了一套有效办法。

      为推动“枫桥经验”本土化,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东平县构建起覆盖城乡的矛盾纠纷“双过滤”体系,让家长里短的“小矛盾”有人管,涉及信访和专业知识的“大纠纷”有人问,实现矛盾纠纷源头化解,保障了群众利益,维护了社会大局。

      探索实行律师辅访制度,指派执业律师辅助乡镇(街道)党委书记参加每月接访日,建立起“党委书记+律师”信访矛盾化解机制,使许多棘手信访矛盾迎刃而解。同时,东平县信访接待中心设立了律师接访窗口和一站式调解中心,基层法律工作者参与信访值班,疏导化解信访问题。此外,聚焦社会矛盾的多发、易发领域,设立个人调解机构,将有法律知识、交际专长、热爱公益的社会人士吸收到调解队伍中来。全县基层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98%,基本实现了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本报记者 王金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