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18日 星期三

    期待“宝藏文创”离大众更近

    讲述人:文创商店店主、文创自媒体博主 刘安心

    作者: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18日 07版)

      【一线讲述】

      接待客人、进货补货、打包快递、网店维护……运营文创商店的我,生活常常被这些琐碎的工作填满。在店铺运营间隙,我开通了自己的文创自媒体账号。白天为店里事务奔波,晚上挤时间拍摄、剪辑视频,尽管更忙碌了,但能和大家分享我买到的“宝藏文创”和背后的故事,我乐此不疲。

      我对文创产品的热爱来源于对历史文化的兴趣。2013年,我在网络上看到了台北故宫博物院出品的“朕知道了”胶带纸,顿时被深深吸引住了。从那时起,我便在兴趣的驱使下收集各种各样的文创产品,后来成了文创商店店主。这个文创商店更像是我的工作室,我常常花费大量精力去学习文创行业的信息、动态。

      从去年12月开始,我在网络平台上分享了在新疆博物馆买到的文创商品,并配上了对文物故事的讲解,视频大受欢迎。我意识到,这份工作的意义在于吸引大众了解文创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

      在我看来,一件好的文创产品不仅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要贴近大众日常生活。让人惊喜的是,近几年的文创产品爆款频出。一方面,许多文创产品很有创意,还有科普教育意义,比如河南博物馆推出的文物修复、铜镜打磨、鎏金工艺等文创盲盒产品,带给消费者互动体验,也普及了文物与考古知识;另一方面,文创产品的跨界形式层出不穷,连灭火器、滑板都能做成博物馆文创,各种年龄段的消费者都能找到自己需要的文创产品,实用性也有明显提升。

      不过,相较于一些博物馆文创“龙头”,还有很多博物馆在文创设计上表现平平。部分产品的定价也不够合理,比如在贴纸上印上文物图样,价格就翻了十几倍。在行业发展过程中,这样的乱象应该尽快清除,让博物馆文创市场更成熟。

      未来,我期待更多博物馆设计出对历史文化传承更有价值、离普通大众更近的文化创意产品,再现尘封的历史记忆,让文物的故事走进人心。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王美莹、李韵、王胜昔、丁艳、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杜克成、徐梦玲)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