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砥砺前行、百年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绘就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丽画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近期,人民出版社推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问题研究》一书,对关于“中国梦”的基本问题作出专门研究。该著作立意深刻、阐述深邃、要义深透,是以孙来斌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组,呈现给理论界和学术界的一部高质量的精品力作。这本书具有以下特征。
聚焦基本问题,选题意义精深。该著作重点在“基本问题”上做文章,既着力吸收和借鉴了现有研究成果,又从多方面完善现有研究之不足,具有独特的选题价值:一是有助于丰富和深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该著作能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现实依据,着力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着力深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二是有助于中国精神研究的深化。中国精神根植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和实践之中。该著作在明确中国精神的构成要素、明晰中国精神的社会作用,以及深入研究中国精神的培育机制等方面,多有深刻理解和理论创新。三是有助于推进伟大梦想的实现进程。该著作强调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着力解决有可能影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这方面提出的政策建议,对于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进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运用多学科分析工具,实施多样性研究方法。与本课题相关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繁难的课题,关涉诸多前沿性学科。因此,这既成为多学科都极为关注的重点,但同时在相关理论研究上,又存在着各学科各自为战的状况。鉴于此,该著作课题组提出的集各学科之长、实现交叉融合、构建广义发展学的倡议,富有建设性。在具体的研究中,除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外,还借鉴发展经济学的后发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现代创新理论等分析工具,来分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优势与不足;运用社会心理学、政治传播学的分析工具,来分析干部群众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了解与认同;运用测量学、评价学、计量学、统计学的研究手段,对中国梦的实现程度、认同程度等有关实验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从而为政策建议提供可靠的数据材料支撑。
总体看来,该著作通过理论研究与实际研究相结合、历史研究与比较研究相结合、量化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等多元研究方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对策方案。
研究思路清晰合理,研究结论富有创见。关于中国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问题,是需要系统研究的重大问题。该著作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论述为根本指导,总体上遵循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国内与国际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原则,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几个基本问题,力图贯彻以历史考察为背景、以理论分析为基础、以现实问题为入口、以国际经验为参照、以对策建议为重点的研究思路,着力彰显“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的科学内涵、重大价值。
该著作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在诸多学术观点上体现了重要的学术创新。一如关于中国梦的历史形成问题,该著作认为,中国梦的形成过程,是由两个世纪、八个阶段所组成的一条连续发展、环环相扣的历史链条。“中国梦”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从空想到科学、从少数人的探索到全民族的实践的过程。注重中国梦理念的历史底蕴,同时强调其超越;突出中国共产党在此形成过程的主导作用,同时强调中国人民的主体作用。二如关于中国梦的科学内涵问题,该著作认为,从历史与现实、未来与当下、民族与个人、中国与世界等维度来看,中国梦动态地呈现出不同的理论色彩。除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基本内涵以外,它还具有深刻的文化、生态、民生等丰富内涵。三如关于中国梦的重大价值问题,该著作认为,从现实来看,它对内具有弥合分歧、凝聚共识、激励精神、指引前途等重大价值;对外具有展现中国形象、促进对外宣传、分享发展智慧、共筑和谐世界等世界意义。从理论上看,它集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社会意识理论、群众史观,并融通了发展经济学中的后发优势理论、社会学中的社会整合理论、政治学中的政治动员理论等。四如关于中国梦实现的评价体系,这是一个具有前瞻性、复杂性的问题,该书提出系统性、准确性、可比性、可行性、差异性等评价原则,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阶段性目标与终极目标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这些观点具有一定新意。
(作者:顾海良,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