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讲述】
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老教授的重要回信,不仅让整个校园沸腾了,更给我们青年学者带来了无限力量。
作为钢铁产业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之一,材料腐蚀问题严重危害着基础设施和工程装备“安全服役”,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GDP的3%。2013年,我来到北科大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李晓刚老师团队,成了一名战斗在钢铁材料腐蚀防护一线的青年教师。在这个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腐蚀教学科研队伍里,李老师和其他前辈为国家解决了一个个重大技术难题,输送了一批批优秀的腐蚀防护青年人才,也为我的成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这里,我深深感受到:“求实”是北科大人始终服务国家、以科研报国的根。参加工作以来,我奔赴南海岛礁、西域戈壁、青藏高原开展长期野外腐蚀试验,为我国多样、极端地理环境下材料腐蚀机理研究和重大装备选材设计积累了宝贵数据,填补了多项空白。针对“一带一路”高温、高湿、高盐、多雨、强辐照严酷海洋环境下的腐蚀防护难题,我带领团队援建泰国6个腐蚀试验站点,并建立了我国首个“一带一路”材料腐蚀联网观测平台,面向全球开展钢铁材料腐蚀与防护数据积累共享工作,为“中国制造”重大装备走出国门提供了关键数据和技术支撑。在几代人努力下,我所在的团队于2019年获批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成为全国首批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之一。
在这里,我深深感受到,“鼎新”精神是北科大人引领科技前沿、以科技强国的魂。2017年,北科大牵头建设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成为我国新材料研发模式变革的探路人。在高精尖中心支持下,我所在的团队在国际上首创结合高通量腐蚀监测与机器学习建模仿真的腐蚀大数据智能预测技术,大幅度提升了我国钢铁企业耐蚀新材料的研发效率,为川藏工程、冬奥场馆建设等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提供了服务支撑。材料腐蚀大数据技术已成功推广到共建“一带一路”20余个国家,引领了材料腐蚀领域的国际前沿发展。
在今后的教学科研工作中,我将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秉承“材料报国”的理想信念,努力成就钢筋铁骨,将北科大“求实鼎新”的校训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陈鹏 本报通讯员 夏敏、张铮、邢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