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4月25日 星期一

    把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的精神传下去

    讲述人: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张建良

    作者: 《光明日报》( 2022年04月25日 07版)

      【师生讲述】 

      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老教授的重要回信,为我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指明了前进方向。

      我1982年考入北京钢铁学院物理化学系,见证了国家钢铁工业逐渐走向世界钢铁领域发展前列的历程,守望着各个时期投身我国钢铁行业的千千万万北科身影。在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我深深感到,只有将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与钢铁强国梦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冶金专业教育事业现代化,才能为民族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作为重点碳排放行业,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发展是钢铁行业当下及未来面临的最重要课题。钢铁制造过程中65%以上碳排放来自长流程的高炉炼铁过程。我带领团队从工艺优化、源头消减、末端治理及智能控制等多个角度对基于高炉的炼铁工艺开展了多年科研攻关,有效提高了高炉冶炼效率,实现了关键技术改革创新。

      为了进一步摆脱高炉炼铁对炼焦煤的依赖,我们着力破解熔融还原及气基直接还原等非高炉炼铁工艺技术难题,通过不懈努力,助力新疆八钢欧冶炉成功将COREX工艺本土化,缓解了钢铁业对焦煤资源的依赖性;助力山东墨龙HIsmelt工艺实现技术国产化,铁水满足我国铸造用高纯生铁一级标准;建龙CISP新工艺实现富氢熔融还原,推动传统“碳冶金”向新型“氢冶金”转变……近20年来,我带领炼铁新技术团队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200余项,指导培养博士100余人、硕士200余人,坚守钢铁产业领域,并不断取得突破。

      兢兢业业、毕生奉献的老教授是我们的先行者,他们不断夯实各项基础理论,为钢铁产业和冶金专业教育发展构筑牢固基础;我们这些“求实鼎新”的中年一辈,理应接过“接力棒”,把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的精神传下去,助推钢铁强国梦早日实现。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陈鹏 本报通讯员 夏敏、张铮、邢华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