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儿鱼儿,游开吧,我们的船要去战斗了。雁儿雁儿,飞去吧,我们的枪要去把敌杀……”4月1日晚,由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雄安新区宣传网信局指导,河北省艺术中心创排出品的红色歌剧《雁翎队》在线上播出,让人重回峥嵘岁月。
几十年过去,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一段新的传奇正在书写。十多万名建设者夜以继日紧张有序施工,用勤劳双手“雕琢”雄安新区的山河图画。“无文化传承、无雄安未来”,这座正在火热建设的未来之城,也正在千方百计留住历史文脉,构筑一座内涵丰富的“文化大厦”。
作为河北省古文化遗存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雄安新区的文物数量多、埋藏深且年代跨度大。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张立方介绍,雄安文脉深长,先后在“燕南赵北”“郡国藩镇”“燕云边防”“畿辅直隶”体系中占据显赫位置,深刻影响中国历史进程,因此更应继承发掘其文脉底蕴和视野格局。
2017年5月,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单位成立雄安新区联合考古队,在容城县南阳村畔共同开启雄安新区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
以乡镇为单元分组作业,以村为基本走访对象,拉网式全覆盖探查——规范科学的操作,考古工作者除了搜集各种县志、地名志等文献和旧航片影像资料之外,更要走向田野村庄,实地调查探访。
记者了解到,联合考古队13个工作组对雄安新区规划的2000平方公里区域进行了系统的考古调查,取得丰硕成果。地下埋藏文物尤以新石器、战国、汉代文化遗存较多,涉及城址、聚落址、墓葬、窑址等;地上遗存则多是明清时期的建筑、碑刻以及近现代革命遗迹。
“所有数据,实时上传至数字化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依据保护级别、保存状况、科学价值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并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提出文物保护基本思路。”考古队领队、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雷建红说,通过调查,他们全面掌握了新区境内文物遗存总体分布情况,为文化遗产保护勾勒出空间框架,为新区总体规划和建设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提出,保护历史文化,形成体现历史传承、文明包容、时代创新的新区风貌。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以雁翎队为代表的红色革命文化,加强圈头村音乐会、安新芦苇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新区2018年专门成立“记得住乡愁”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创新提出“乡愁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并开展全面普查。一批承载着人民集体记忆的乡愁遗存被登记造册,建档存根。统计显示,共普查出17处历史片区、2446项“乡愁文化遗产”,其中老式建筑1461项,老树名木758项,遗址墓葬40项,其他187项。
2020年,《河北雄安新区“记得住乡愁”专项规划(2020-2035年)》完成。《规划》采取分区保护、分类保护、分级保护策略,制定关于老式建筑、老树名木与遗址墓葬等保护措施;建立乡愁遗产保护利用体系机制,成为雄安新区老式建筑、老树名木、遗址墓葬等各类乡愁遗产保护利用的指导性文件。
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副局长张双龙说,新区建设遵照的原则是古树不挪、古建筑不拆、古牌坊不搬,实在需搬的古树、老物件,也要找合适的地方,让新城市有老场所,让老百姓记得住乡愁。
新区还启动“数字乡愁”影像留存和“数字乡愁云”工作,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展示技术等,构建数字虚拟空间,最大限度保留和记录古村落乡愁。
同时,新区的许多地标性建筑注重展现雄安乃至河北的特色文化。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北侧,第一个标志性城市综合体——雄安商务服务中心即将竣工。建筑整体融入曲阳石雕、曲阳定瓷、涿州皮影、雄县黑陶、安新芦苇画、易水砚、无极剪纸、京簧竹刻、高阳纺织九大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文化特色凸显。在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蓝色渐变的椭圆形屋盖轮廓犹如清泉源头,似一瓣青莲上的露珠;平整的建筑屋顶在中部高架候车厅处向上抬起,边缘向内层层收进,如同微风荡漾时湖泊中泛起的层层涟漪。据介绍,车站毗邻白洋淀,设计时采取了荷叶露珠状的设计,寓意“清泉源头,风吹涟漪”,力求与雄安新区的水文化契合。
雄安文脉丰盈如水,千秋之城大幕启帷。这座未来之城,正在不断构筑独特的“文化大厦”,奠定独有的城市文化基因。
(本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