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3月23日 星期三

    打赢蓝天保卫战取得阶段性进展

    讲述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 柴发合

    作者:本报记者 张蕾 《光明日报》( 2022年03月23日 05版)

      【我与祖国同奋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通过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和连续多年重点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开展京津冀及周边大气重污染成因和治理攻关等科技支撑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日趋完善,全国和重点区域环境持续改善,重污染天数显著下降,打赢蓝天保卫战取得重要的阶段性进展。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认为,大气科研不同于一般的科研项目,它不仅要解决关键科学技术和管理政策瓶颈问题,而且要直接服务于国家、重点区域和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真正见到实效。

      2017年4月,我国开展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集中200多家科研院所和单位协同攻关,最终建设成国内最大的综合立体观测网和数据采集与共享平台,摸清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重污染成因和来源,建立了区域高时空分辨率动态排放清单,查明了区域重点行业和领域大气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区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时间表与路线图。与此同时,还通过建立“一市一策”跟踪研究机制,对重点城市进行科技帮扶,解决了地方政府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有想法,没办法”的难题,实现了科学研究与业务化应用高度融合,全面支撑了“大气十条”的收官、《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既推动了国家和区域科学决策和精准治污,也为其他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了引领和示范。

      我对实现“十四五”和美丽中国建设中的“蓝天目标”充满信心。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只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科学研究和新技术研发,不断提升科学施策和精准防控的能力,相信在2030年左右,我国大部分城市都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人民群众的蓝天幸福感将明显增强。

      (本报记者张蕾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