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
3月12日,作为中老两国互利合作和共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的中老铁路迎来正式通车第100天。2021年12月3日,在中老两国领导人的共同见证下,中国昆明站内的复兴号“绿巨人”和老挝万象站内的“澜沧号”动车组列车,满载着两国人民的期待,开启了一段跨越山河、相向驰行的旅程。在这100天里,中老铁路人来货往,川流不息,开局就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
百日交出亮眼成绩单
陆运新通道作用显著,中老联系更加紧密。中老铁路全长1035公里,线路北起昆明,经玉溪、普洱、西双版纳,过中国磨憨铁路口岸和老挝磨丁铁路口岸,终到老挝首都万象。这是第一条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由中老合作建设运营、使用中国设备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国际铁路。
据统计,自中老铁路开通运营至2022年2月27日,共发送旅客156.9万人,日均1.8万人;累计出入境货物列车开行272列5967车19.5万吨,其中出境139列3138车7.3万吨,入境133列2829车12.2万吨。目前,中国已成为老挝的第一大投资来源国、第一大出口市场。在全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情况下,中老铁路运输情况超出预期,为未来进一步做好铁路维护运营和沿线开发建设、推动中老铁路持续发挥效益创造了良好开端。
破除地区发展障碍,“陆联国”效应开始显现。老挝原是“陆锁国”,23.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被中柬越泰缅5个国家包围,再加上国土面积的80%是山地和高原,使得老挝交通极不顺畅。在中老铁路建成前,老挝仅有一段长约3.5公里的铁路连接泰国。在全球化时代,这严重制约着老挝人民的出行及国际交流。中老铁路是“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取得的重大成果,将老挝由“陆锁国”变为“陆联国”,极大提升了老挝交通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其发展环境并吸引外资,有力拉动其经济增长,惠及其民生。
与RCEP实现叠加效应,协同推动地区发展。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中老铁路正成为中国及地区国家深度参与RCEP的重要支撑。中老铁路带动沿线产业布局,大通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长尾效应”更加凸显,使中国与老挝、泰国、柬埔寨等中南半岛国家拥有了便捷陆运新通道。值得一提的是,中老铁路货运时间相比传统的海运缩短了近20天,货物通过铁铁、铁公联运,仅需一天即可到达泰国曼谷等中南半岛主要城市。货物资源上,经由中老铁路,来自云南、重庆、江苏、浙江、广东等国内多地的上百种商品得以向东南亚地区出口,东南亚地区的天然橡胶、木薯淀粉、铁矿石等原材料货物也源源不断进入国内。旅游资源上,中老铁路为经西双版纳出境东南亚的国内游客,以及经西双版纳入境中国的东南亚各国游客提供了交通便利。地区合作上,经过中老铁路运输的货物已出口至老挝、柬埔寨、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等RCEP成员。
助力发展而非“债务陷阱”
对于中老铁路带来的好处,国际社会肯定颇多。泰国《曼谷邮报》认为,中老铁路将吸引更多来自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投资,尤其是在农业、畜牧业和采矿业领域。与此同时,老挝的产品能通过中老铁路进入中国,再进入欧洲市场。世界银行报告《从内陆到陆联:释放中老铁路联通潜力》提出,中老铁路通车后,从万象到昆明的货运成本将降低40%至50%,同时老挝国内线路成本将降低20%至40%。
在胜于雄辩的事实面前,世人更加看清一些外媒立场偏颇、歪曲事实的报道,这些报道或造谣老挝受到了胁迫,或大肆渲染中老铁路给老挝造成债务风险。
事实真相如何?当事方老挝最有发言权。老挝总理潘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老中铁路是老挝与4个邻国之间的首条铁路,是一项重大成果,也是老挝人民的愿望。老中铁路符合老挝人民的发展需要,将极大促进人员和贸易往来,为人民带来更多福祉。潘坎还强调,所谓“老中铁路让老挝陷入债务陷阱”的言论完全是诽谤,老中铁路由老中两国联合投资,老中铁路有限公司作为债务承担者,将使用其未来的收入偿还铁路项目建设运营期间所产生的债务。
实际上,部分外媒对“一带一路”项目故意抹黑的报道往往很快就会被“打脸”。人们还记得,美国学者黛博拉·布劳蒂加姆供职于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非研究所,2021年12月她在该所官方网站上发表题为《BBC曲解了我对于“债务陷阱”外交的看法》的辟谣文章,表示自己在接受BBC电话采访时,曾列举了大量具体例证来驳斥“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使用‘债务陷阱’外交”的说法,认为并不存在“债务陷阱”,但这些有理有据的观点遭到BBC恶意剪辑,变成了她认同“中国设下‘债务陷阱’”的观点,完全曲解了她的原意。文章一经发布,舆论一片哗然。事后,BBC与布劳蒂加姆取得联系并道歉,称“剪辑上的差错是由于制片人缺乏经验”造成的。布劳蒂加姆对此表示怀疑,认为“这也可以理解成是人为的”。
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中老铁路让地区活力得以释放,将助力地区国家共同走向更好未来。中老铁路不仅是老挝乃至东南亚国家的“富裕路”“幸福路”,而且是“一带一路”倡议造福周边国家的又一生动写照。
(本报记者 陈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