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2月17日 星期四

    《离别的记忆》:深入非洲的又一个起点

    作者:石嵩 《光明日报》( 2022年02月17日 13版)

      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如果从加缪算起到古尔纳,非洲已经有八位作家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但正如非洲辽阔的地理版图,其文学版图也正由于古尔纳的横空出世而更加完整,这一点在其处女作《离别的记忆》中已初现端倪。小说将背景放在20世纪60年代的桑给巴尔,虽只有薄薄的百余页篇幅,但内容涉及宗教民俗、民族解放运动、国家独立、种族矛盾等非洲特有的历史背景和事件,引领读者跨越时空与文化的差距,透析殖民主义给非洲大陆及其人民烙下的伤痛。《离别的记忆》在艰难的离别与碎片似的记忆中重启非洲往事,笔调低沉而阴郁,尤其对底层贫民的生活描写,反映了受殖民影响而衍生出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又直接引发了非洲社会普遍面临着的困境——迷失、无助、无望……

      小说主人公哈桑生活在桑给巴尔东部沿海一个村庄的底层家庭,父亲暴戾放荡,母亲软弱隐忍,兄弟姐妹们或迷茫或堕落,生活弥漫着因暴力导致的破碎和灰暗。16岁的哈桑试图改变,但招致父亲的一顿毒打,个人的渺小与抗争的受挫贯穿小说始终,营造出绝望无助的情景特征。哈桑的父亲年轻时就是个“麻烦制造者”,他作为家中的权威人物,营造了整个家庭的阴郁氛围,他将个人经历的社会不公变本加厉地加诸家人身上。哈桑父亲的暴力倾向并非个例,书中其他几个男性角色对待家人的方式也让读者深深震撼,书中男性角色极度扭曲的行径传递给读者难以名状的纠结:他们一方面每日祈祷向善,一方面却无法自控施暴欺凌。他们成为古尔纳笔下社会问题的代表性反映:妇女地位低,教育质量差,普通人再努力也无法过上体面的生活,人们对此却习以为常……社会的不公导致这些男人遭受了种种不幸,受尽压迫与欺辱,宗教已无法解救他们千疮百孔的灵魂,只能以向身边人泄愤为排遣方式,自己的不幸又导致了更多人的不幸。被殖民的历史只教会他们以武力解决问题,以更加粗暴的方式应对自己受到的粗暴对待。扭曲变态的人格和行为与历史影响及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并以一种恶性循环的方式作用于历史进程中的人,而这些人又成为这段悲剧历史的直接塑造者和受害者。

      “离别”与“记忆”也是小说的两个关键词。家庭、社群和解放都没有给哈桑带来希望,离别成了他人生继续下去的最大内驱力,他一心想着离开令他羞愧痛苦、备受折磨的家庭和故乡。哈桑努力学习,试图通过考试拿到政府奖学金,鼓起勇气向父亲承认自己想要离开的想法,在看起来无望拿到护照的情况下,他还是每天坚持去移民局。离开是年少的哈桑内心一种坚定的想法和追求,他想要逃离令人窒息的生活。在离开之前,年少的哈桑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憧憬,他单纯地认为,逃离故乡是救赎、是希望。

      依照母亲的提议,哈桑去大城市内罗毕投靠有钱的舅舅,希望能够获得他的留学资助。哈桑既自卑又自尊的心理在此处展现得淋漓尽致——作为乡下人刚进城时的新鲜感,对仆人既尊敬又不屑的态度,努力讨好舅舅和他女儿又不愿意彻底失去自尊的感受,逃离家乡却又难以融入异乡的境况——记忆中的离别剪不断,理还乱,由“离别”而“记忆”的小说矛盾主题也因此凸显。身处异乡寄人篱下的哈桑体会到了一种漂泊在外的无力感:无论是自己家中的肮脏破败,还是舅舅家里舒适明亮的起居环境,都让他感到无所适从,留学无门终将哈桑推向绝望。仆人阿里的一句话“今天会下雨”瞬间勾起了哈桑的记忆,这是哈桑母亲在家乡后院也曾说起过的话;对雨的记忆承载着哈桑对家人与故乡的眷恋。

      哈桑的叙事视角,将读者身临其境般带入真实之非洲,他的困境与成长折射出殖民主义对一个国家、一个大陆乃至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个体所产生的影响。小说情节并不紧凑完整,如记忆流淌,甚至个别细节被选择性遗落,断断续续碎片般的讲述取代了传统的线性叙事,呈现出一种断裂感,这种断裂感却又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了非洲大陆上那些因背负着被殖民历史所带来的伤痛而处于迷茫、无助状态下人们的生活。环境描写与对白叙述朴素无华,描绘出底层人民恶劣的生活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小说人物要么堕落、要么低迷、要么奸诈、要么彷徨,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环环相扣、相互影响,古尔纳笔下的非洲被他用最直白的描写呈现,反而能唤醒更多人意识到这个严峻的现实,期待改变的发生。

      古尔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出乎意料的程度恰恰折射出人们对非洲和非洲故事的陌生。古尔纳的《离别的记忆》以家庭、男性、暴力、离别、记忆为关键词的文学书写,作为踏入文坛的处女作难免有稚嫩直白之处,但恰恰是直白赋予了读者强烈的代入感,固然相距甚远,借助古尔纳的记忆却仿若身临其境。对于非洲的了解与认知,我们需要更多元庞杂的素材和更深邃细致的描绘,以及凝望深渊的勇气。但诚如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所提到的,古尔纳书写的不是历史进程,而是臣服于历史的人们,他们的生活由历史塑造,但每个命运依旧充满独特性。只有当一个故事结束时,我们才能理解所有插曲的意义,理解那些神秘的联系,理解一切最终导致的最深刻的意义。它所容纳的生活尽管已支离破碎,却能够保留最重要和最脆弱的东西。《离别的记忆》成为人们深入非洲的又一个起点和对人类文明历程充满极大勇气的记忆深处的回望。

      (作者:石嵩,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