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25日 星期二

    看见文化中的“利他者”

    作者:本报记者 陈 雪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25日 07版)

      【记者手记】

      译书的困境其实是一个老话题,但这里的“老”是仅就出版界或学术界而言。最近,译者金晓宇成为“刷屏”的新闻人物,许多网友惊讶于他每年译出数十万字,却仍然难以自力更生,这从侧面反映出,在大众层面,译者的生存状态仍是一个新话题,译者的困境仍需要更多人理解、关注。

      在一些译著的新书分享活动中,我们时常听到学者自嘲译书是“用爱发电”,是“费力不讨好的良心活”,甚至有学者调侃“感谢关注我们弱势群体”。但在这样的玩笑背后,仍有许多人甘之如饴地践行着自己的价值选择。有学者翻译了四十多部书,以一人之力撑起一套丛书。还有学者不完全以成果评价、职称评定为工作导向,坚持为学生翻译学科必读书目。当严肃作品翻译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时,他们为什么还要花费大量精力去做这件事?采访中,多位译者都提到了自己做这件“苦差事”的初衷,这个初衷几乎是惊人的一致——分享。

      他们自觉成为文化中的“利他者”,是出于对学术建设和文化普及的责任心。其实,分享亦是一种建设。鲁迅曾在《未有天才之前》里写道:“天才大半是天赋的;独有这培养天才的泥土,似乎大家都可以做……要不怕做小事业,就是能创作的自然是创作,否则翻译,介绍,欣赏,读,看,消闲都可以。”鲁迅认为翻译等事业是培养天才的泥土,他自身也是做翻译起家,一生发扬着为了鲜花甘做腐草的精神。

      许多人说,译书困境只是一件不足为外人道的小事,只是一件一时难以破题的小事业。但别忘了,金晓宇走进大众视野的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词,就是“被看见”。事实上,人们期待看到更多为知识传播奋斗的人,也应该看见那些文化中的“利他者”。因为“看见”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本报记者 陈 雪)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