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15日 星期六

    “绿色办奥”的生动实践

    作者:薄 凡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15日 09版)

      【环保笔谈】

      首次全部场馆使用100%绿色电能、首次采用二氧化碳制冰技术、首次实现场馆热能再利用、首次完成“水冰转换”的“双奥场馆”建设……这一个个“首次”,彰显出北京冬奥会独一无二的特色,可谓“绿色办奥”的生动实践。

      “绿色办奥”作为北京冬奥会“四个办奥”理念之首,是中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2014年,国际奥委会发布《奥林匹克2020议程》,将可持续性列为其中一项核心理念,北京冬奥会是第一个全面践行该项议程的奥运会。自筹办时起,北京冬奥会便将绿色、低碳、可持续原则融入规划、建设和运行全过程。2020年,北京冬奥组委发布纲领性文件——《可持续性计划》,明确了奥运赛事坚持“环境正影响”的基本要求,将可持续性要求落实到场馆建设、绿色采购和低碳管理各个方面,在国际上首次获得全范围的大型活动可持续性管理体系认证,为冬奥会相关活动的开展绘制了“绿色底图”。

      在具体实践上,为最大限度降低场馆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北京冬奥会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协同推动旧场馆循环改造和新场馆绿色建构。从“水立方”到“冰立方”,国家游泳中心创造性地提出“水冰转换”改造方案,成为世界首个在泳池上架设冰壶赛道的“双奥场馆”,实现了“水上功能”和“冰上功能”的自由切换。“冰立方”这样的传奇只是北京冬奥场馆可持续运营的一个缩影,类似场地的“回收利用”,还有首钢工业园区保护性改造升级为奥组委办公区,国家体育馆、五棵松体育中心、首都体育馆等既有场馆的节能改造,不仅实现了源头减量、资源节约,也为赛后多业态经营奠定了基础。

      筹备过程中,新建场馆同样融入了绿色理念。北京冬奥场馆建设统一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最高等级——三星级标准来执行,规划建设时避让野生动物栖息地,并与生态修复同步进行。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依附山谷天然地势而建,采用环境友好型的设计方式,赛道部分以支桥架设,保证原地表径流路线与生态廊道不被阻断。为了修复场地建设导致的次生裸地,赛道两边设置格宾网箱作为支护体系,种植适宜当地气候的植被。远眺而去,银色的赛道掩映于青翠草木之中,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交相辉映。

      作为北京冬奥会低碳管理工作的四大目标,低碳能源、低碳场馆、低碳交通、林业固碳构成了绿色冬奥的最大亮点。

      在能源供应上,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为冬奥提供了“绿色动力”。2020年6月,张北至北京的世界首条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全面投产,来自张家口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源源不断输送到北京和张家口地区的冬奥场馆,实现了奥运史上首次所有场馆100%使用绿色电力。依靠大数据搭建的北京冬奥电力运行保障指挥平台,对场馆内水、电、气、热等消耗和碳排放进行实时监测管理,每一度绿电都能可追溯、可查证。

      在制冰技术上,为了减少制冷剂中的氟利昂对臭氧层的破坏性影响,北京冬奥会在国家速滑馆、五棵松体育中心等四个场馆中首次大规模使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使场馆实现“零碳”排放,制冷过程中产生的高品质余热还可回收用于除湿、冰面维护、运动员生活热水等,形成了室内热循环。其他冰上场馆也使用了对环境影响相对小的新型制冷剂。

      为推动绿色低碳出行,北京冬奥会还构建起“氢能源+电车+高铁”的低碳交通格局。其中,京张高铁将为北京冬奥会三个赛区间转运提供交通运营服务保障,张家口赛区核心区冬奥保障车辆将全部采用氢燃料电池客车,清洁能源车辆占比达到约85%,为历届冬奥会最高。

      除了绿电交易合作之外,北京与周边地区还携手造林绿化扩大生态空间。目前,北京市万亩造林项目、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以及赛区周边的绿化造林,为冬奥会提供了林业碳汇补偿,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

      以北京冬奥会这一盛会为契机,绿色低碳理念也将延伸到人们的生活和消费各个领域。张家口崇礼将融雪水、自然降水高效回收存储,用于雪季造雪,在保障冬奥会期间用水的同时,让崇礼区域实现了良性水循环。冬奥村等非赛事场馆建设坚持节能节地节水,采用超低能耗示范工程,尽可能使用可再生环保材料。在场馆建设之外,北京冬奥组委还发布了“低碳冬奥”微信小程序,以普及低碳知识、积累碳积分等形式引导公众参与绿色低碳行动。相信在数字技术的支撑下,更多绿色消费场景将进入公众生活,为绿色冬奥增添活力。

      秉持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原则,北京冬奥会将绿色意蕴赋予冰雪盛会,将生态保护与体育赛事相融合,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激发经济活力、引导全民践行绿色低碳行动,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实印证。随着冬奥会的脚步临近,我们期待“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精神展示,也对冬奥带来的绿色魅力翘首以盼。未来,赛后场馆的管理、绿色技术的普及、绿色理念的传承等依然值得探索,以便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公众美好生活带来更多机遇。

      (作者:薄 凡,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