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10日 星期一

    “渔民上岸”就业稳 直播增收日子美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石梁河库区移民的生活变迁

    作者: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段慧明 傅本龙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10日 10版)

      1月3日,冬日里的阳光温暖且明亮,石梁河水库波光粼粼。紧邻石梁河水库南岸的石梁河镇南辰新型农村社区“江南风别墅群”在阳光的映照下格外好看。

      “上班去!”家住该社区的青年英成忠,在把女儿送到社区幼儿园后,跨上电动车去一路之隔的石梁河镇工业集中区上班。英成忠在一家机械制造企业做特种焊接,属于技术工,每个月到手工资8000元左右。他说:“工资待遇还不错,再也不用去水库抓鱼摸虾了。”

      英成忠口里的水库就是石梁河水库,是江苏省最大的人工水库,兴建于20世纪50年代末,地处江苏省东海县、赣榆区和山东省临沭县三县区交界处,是沂沭泗流域洪水东调入海枢纽工程,也是支撑连云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水源。

    整体搬迁改善居住条件

      说起兴建石梁河水库,家住石梁河镇南辰新型农村社区、68岁的居民郭有涛回忆道:“当时东海县超过2万人移民,大部分在水库周边安家落户,也就是现在的石梁河镇。”东海县水务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当年这些移民为当地及周边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

      郭有涛说,由于历史等原因,一度以来,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较为艰苦。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当地移民群众居住条件一直很差。每逢雨季,水位上涨,家里到处都湿漉漉的,墙皮脱落,洪水进家入院,庄稼靠天收。

      南辰新型农村社区应运而生。自2017年以来,石梁河镇积极响应加快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对库区居住人口较少、洪涝灾害易发、基础设施配套较差的东南辰、郑庄、东尧3个自然村进行了整体搬迁,统一安置。目前,南辰新型农村社区已完成这3个自然村的382户人家搬迁。“整个社区可承载586户人家,现在学校、超市、影院、文化广场、有声图书室、卫生室配套齐全。”村党总支书记郭庆说。

    确保“上岸渔民”稳定就业

      彼时差的不仅仅是居住条件。20世纪80年代初,水库周边的一部分移民依托水库丰富的渔业资源,以捕鱼为生,但也仅够勉强度日。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找到新“致富路子”的移民群众开始从事网箱养鱼,高峰期的时候网箱数量超过10万只。

      “俺是从1996年开始网箱养殖的,网箱养鱼确实给俺家带来了一定效益。”村民孟凡山说。但他也承认,大量饵料的投放和生活垃圾让原本清澈的湖水日益变得浑浊起来,水库无序采砂更影响到了防洪安全,隐患日益凸显。

      当地党委政府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和形势的严峻性。近年来,受益于国家移民扶持政策,东海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库区综合整治、建设农民新型社区、创办工业集中区,全面改善生态、居住、就业等方面条件。

      为整治好石梁河水库无序养殖,2019年至2020年连续两年,连云港市实施库区“两违”专项清理,作为下辖地区的东海县还针对水库周边不在任务清单里的“两违三乱”(河湖违法圈圩、违法建设、乱占、乱排、乱建)进行自行清理。2021年,东海县对2389艘无船名船号、无船舶证书、无船籍港“三无”船只和404只水泥船进行了清理,328户当地渔民顺利实现“洗脚上岸”。

      如何确保每一位“上岸渔民”稳定就业、增收致富,成为摆在当地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课题。“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在2021年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中,东海县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了以“转产”“转岗”“转型”等为主要内容的“三转”策略。转产,帮助群众流转土地、畅通销售渠道,发展当地特色产业——葡萄种植;转岗,根据群众技能特长,就近到适合的企业工作;转型,鼓励年轻人依托当地特色产业做大直播经济。

      胜泉村位于石梁河镇最北部,是石梁河水库的重点“移民村”,全村共10个村民小组933户3820口人。东海县和石梁河镇聚焦产业富民,结合胜泉村的产业发展定位,利用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并拿出专门的配套资金,帮助村里发展葡萄产业。

    特色产业助力增收致富

      在引导石梁河水库库区移民发展优势产业的同时,东海县还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家纺、矿山机械、无纺布等产业。石梁河镇工业集中区已建成标准厂房26栋,入驻企业32家,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把一部分库区移民转化为产业工人。如今,依托产业发展,这里的大部分农民过着白天上班、晚上休闲的“城市生活”。

      江苏省“百名示范村书记”、石梁河镇石梁河村党总支书记薛明刚也有自己的设想:“村里打算对接镇工业集中区,根据渔民的需求和各自特长,为他们找好企业,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另外,村里与南辰凤凰直播基地对接,培训年轻人掌握直播知识,网上销售床上用品和葡萄、草莓、粗粮等石梁河特色农产品,带动乡村直播经济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紧挨着石梁河水库,靠着一湖好水,在镇旁边开农家乐的石梁河村原渔民谢车站有自己的挣钱秘诀。“政府修了四五十公里的环湖大道,水库像大花园一样,很多游客坐直达班车来这里玩。2021年以来,外地游客上我家鱼馆消费,就给我带来了十多万元的收入。”谢车站说。

      眼下,东海县又根据连云港市的要求,实施石梁河水库幸福河湖建设清水进城行动。行动明确,到“十四五”末将石梁河水库片区打造成为连云港市践行“两山”理论的示范区、乡村振兴的样板区和幸福河湖建设的新标杆。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段慧明 傅本龙)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