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连线】
2022年1月1日起,法国接任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为期半年。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法国本届任期的头等大事是建设“更具主权的欧盟”。
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实际上是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虚职”,由27个成员国轮流担当,每届为期半年。主席国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并没有主持欧盟峰会的责任和义务,主要工作是协调欧洲理事会确定欧盟峰会的议事日程、协调内部关系等。
强化欧盟自主选择权
马克龙在法国出任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法国支持建设一个主权独立、拥有自主选择权和可以掌握自己命运的强大欧洲,欧洲的“复兴、强大和归属感”成为法国担任轮值主席国的三个关键词。法国将在任期内推动欧盟在税收政策、经济、难民问题、安全、外交以及内部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涉及欧盟未来的改革。马克龙承认,欧盟面临诸多领域的问题,法国将努力把重要问题摆在桌面上,协调各成员展开讨论。一些领域的改革不会在几个月内完成,可能需要数年时间。
担任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客观上凸显了法国在欧盟乃至世界的地位和作用,也为马克龙再次竞选法国总统创造了一定的“外部”条件。自2017年当选法国总统以来,马克龙不断强调欧洲建设的重要性,强调多边主义。法国《回声报》评论说,主持欧盟理事会的6个月,将是法国“担起欧盟雄心的历史时刻”。马克龙政府的行动计划再次凸显“通过强化欧盟主权来捍卫法国主权的至关重要性”。
长期以来,“法德轴心”是推动欧盟前进的动力,人们一度担心失去了默克尔的德国是否还能够为欧盟“撑起半边天”。但目前看来,这种担心似乎是多余的。新任德国总理朔尔茨同样主张“建设独立自主和更加强大的欧洲”,按照“德法默契”首访即选择了法国,表明在“后默克尔时代”德国与法国携手前行、共度时艰的决心。此外,德国从2022年年初开始担任七国集团轮值主席国,朔尔茨对国际问题的基本主张是多边主义与国际合作,与马克龙不谋而合。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新年伊始也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欢迎法国“履新”轮值主席国,并希望所有成员共同努力,建设数字化、环保及社会化的欧洲,在全球发出欧洲的声音。
内外掣肘知易行难
此间舆论界普遍认为,欧盟目前正处在历史转折点,面临着数字化、气候变化、经济振兴、新冠肺炎疫情和地缘政治等方面的严峻挑战。作为欧盟重要“引擎”的法国将推动欧盟加速实施一些重大项目,但法国大选或将掣肘马克龙,法国能够为欧盟做多少“实事”还是一个问题。
首先,欧盟成员在安全防务问题上分歧严重。近年来,欧美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变得越来越糟糕。欧洲国家和美国在北约军费分摊问题上分歧很严重。2021年下半年以来,美国单独决定从阿富汗撤军,挑拨澳大利亚撕毁与法国签署的潜艇协议,在未通告“盟友”的情况下建立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让欧洲人看清了美国的真面目,也让欧洲人更加注重“自主安全防务”。
法国希望借出任轮值主席国之机推动制定“欧盟战略指针”,明确欧盟面临的安全威胁,为制定欧洲统一的对外政策打下基础。法德等西欧成员认为在军事领域应加强自主安全防卫能力,主张成立“欧洲军队”,逐渐摆脱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军事依赖,但一些中东欧成员则仍将欧洲安全与防务的希望寄托在北约身上。
其次,在推动数字化和环保领域议题方面,欧盟内部分歧巨大。马克龙认为,未来的世界是数字世界,各国都在抢夺数字领域先机。法国承诺推动欧盟尽早制定数字市场和数字服务规则。马克龙强调,欧洲为环保和气变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欧盟委员会提出了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将成为世界环保领域的领军者。
但欧盟各成员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导致他们在减排时间表和新能源使用等问题上矛盾和分歧巨大。一些中东欧成员无力改造基础设施,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仍将不得不大量依赖化石燃料;而西欧成员不仅欲彻底放弃化石燃料,还决定取消核电。但欧盟获得风能和太阳能等所谓“清洁能源”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欧盟与俄罗斯之间的制裁与反制裁导致欧盟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的数量大幅度缩减。现在,欧洲国家普遍能源短缺,冬季供暖和供电费用飙升,对正在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欧洲人来说,不啻雪上加霜。
再次,近年来,欧盟内部团结出现问题。马克龙强调,一个团结的欧洲才能面对世界,而维护欧洲价值观是关键。近年来,匈牙利、波兰等成员因对“法治国家”和“民主化”等的观念不同,受到西欧成员的批评,乃至前者要获得欧盟“振兴资金”都受到影响。有欧盟专家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欧盟成员无法面对面地讨论重大问题,欧盟的“司法公正性”受挫。据悉,法国将进一步在成员国中宣传“欧洲价值观”,力争在英国“脱欧”后最大限度地维护欧盟的团结和统一。
最后,在地缘政治方面,缓和欧盟与俄罗斯的关系也是法国的工作重点之一。欧俄关系错综复杂,相互依靠又争端不断。目前,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是欧俄关系顺利发展的主要障碍。据悉,今年3月的欧盟峰会后,法国将召集一次解决乌克兰危机的非正式会议,以期为全面缓和欧俄关系寻找出路。
(本报布鲁塞尔1月7日电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刘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