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乡愁】
松塔,又名松球或松果,就是油松的果实。家乡人干脆叫它松塔塔,听起来悦耳。之所以叫松塔塔,是因为站在树下远看,其果子一个挨着一个,形状像一个个小宝塔。拿在手上仔细端详,每一层宝塔都由很多鱼鳞状的小片组成,鳞片之间紧密地包裹着粒粒松子。
在北方干旱寒冷的山区,油松深受老百姓喜爱,在房前屋后或者自家的小院子里都会种上几棵,主要是看中了它是四季常青的木本植物。在北方,一到秋季,特别是入冬以后,天地间很难看到一丁点绿色。
在家乡,村民每年都要去荒山荒地义务造林,植树的地方大多距离村庄很远,树种多是一些耐旱易活的沙棘、柠条、毛桃、杏树之类。除了这些树种,在家乡的山沟里大面积栽植的,就是油松、马尾松了。其实,栽植油松并不容易成活,之所以种,除了能为裸露的山体一年四季带来绿色生机外,主要还是考虑成材以后的实用价值。
长大的油松,树头上挂满了松塔塔,待秋天成熟后,在秋风的催促下掉得满地都是。读小学时,从语文书上看到一只小松鼠用两只前爪抱着一个松塔啃,觉得很有趣。那时,压根不知道这宝塔一样的小玩意里竟然还藏着瓜子一样的松子,更不知道松子还能食用。自从知道松塔里的秘密后,每年一到松塔成熟的季节,我和其他孩子们就成群结队去村庄周围的山上摘松塔。大人也支持我们,因为在那个挨饿的时代,松子至少可以帮我们充饥、解馋。
剥下来的松子直接放进嘴里,刚吃的时候觉得唇齿留香,伴有一股微微的苦涩和微麻味道。稍不注意就会吃多,于是整个嘴里都是苦味,舌头麻得尝不出饭菜的味道,那种又苦又麻的感觉往往要好几天才能消失。这些采摘回来的松塔,把松子敲下来之后,外壳可以当柴烧,做饭或者烧炕都用得上。
村庄周围的松塔塔很快便一扫而光,为了能有更多的收获,我们便带上干粮、尼龙袋和长木杆,去村外很远的深山老林里摘。一天下来,晚上回家就能背回来满满一袋子松塔塔,拿到集市上卖,多少还能换点零花钱。
家门口的松树终于长大了,父亲把繁茂的枝条砍下来,经过夏日阳光的炙烤后,秋冬时节就能放进灶膛里烧火做饭,而且易燃火旺。村里人家修房子,使用的椽都是松木椽,主要是松木朴实易得,木质里含有的油脂能防虫蛀。油松浑身是宝,这也是村里人喜欢栽植它的原因吧。
离开故乡已经很多年了,今年假期,我和朋友专门去了小时候采摘松塔塔的那个地方。山路两边长满了碗口粗的松树,即便在半山没有一丝土的岩石缝中,依然倔强地生长着长青的松树,生命力之顽强令人佩服。“这么险峻的地方,人是无法上去种植的,松树是怎么长出来的呢?”我问,朋友笑而不答。继续向山林的深处走去,脚下的松塔塔把整个路面覆盖上厚厚一层。驻足捡起一个,不经意间,一颗成熟的松子在眼前蹦了出去,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那一瞬间,我心中的疑惑消失了:原来,松塔塔就是这里的播种机,从枝头跌落后,便把松子带入泥土——如此,树木自然一天天多了起来,生态也变得越来越好。
(作者:蔡文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