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12日 星期五

    为世界发展进步提供更多中国智慧

    作者:陈康令 《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12日 12版)

      11月10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落下帷幕,前三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约为2016亿美元,本届进博会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707.2亿美元,再次成为全球高精特新产品的“大秀场”。

      20年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如今中国已成为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吸收了最不发达国家五分之一的出口。世界拥抱中国,中国造福世界,礼尚往来的中国智慧为各国提振信心:“中国强”必然“利天下”。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中国在世界经济的广阔海洋中劈波斩浪、行程万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贸易大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30%,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和踊跃推动者逐步成长为核心引领者和坚实捍卫者,致力于通过多主体、全方位、跨领域的互利合作实现共赢。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货物贸易年均增长13.8%,出口占世界的比重从不足1%升至14.7%;入世20年来,中国进口增量占世界的15.9%,位列全球第一。“计利当计天下利”,第四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发布的《世界开放报告2021》充分展现了中国高水平开放的决心——新发展格局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开放型世界经济将在中国与世界的深度融合和良性互动中英姿勃发。

      义利兼顾,以义为先。中国在全球治理中敢于承担大国责任、勇于展现大国担当,在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发展的过程中崇尚“君子喻于义”和“宽惠而有礼”。中国不仅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而且擎公利、顾大利、谋远利、植厚利。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能锦上添花,更能雪中送炭。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2020年中国成为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在维护全球供应链价值链稳定、守护民生福祉、坚持对外开放和不断扩大进口等方面率先垂范。在抗疫斗争最吃紧的时候,170多个国家领导人和40多个国际与地区组织的负责人向中方表示慰问和提供支持;如今,中国已累计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超过3000亿只口罩等医疗物资,已向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16亿剂新冠疫苗,坚持全球团结抗疫,努力弥合“免疫鸿沟”。

      礼尚往来的中国智慧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所孕育,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实践提供滋养。以此为代表的中国知识体系吸引了全球越来越多“最强大脑”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为进一步推动世界发展进步开启了强劲的思想引擎。近期,第九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举办,150多位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共产党·中国·世界”的主题展开热烈研讨。

      自2004年首次举办以来,两年一度的世界中国学论坛已成为全球瞩目的中国研究和中外文明交流互鉴重要平台,吸引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来沪参加主论坛或是在美国、韩国、德国、阿根廷等国参加海外分论坛。前四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关注弘扬“以和为贵”的中国文化传统精神,将中国文化理念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紧密结合。从第五届开始,论坛更加聚焦当代中国,特别是在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深入探究当代中国发展的世界意义,不仅形成了回答“中国之问”的自信土壤,而且催生了回答“世界之问”的思想担当。

      在上海社科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最新出版的《世界中国学概论》一书中,作者力图挣脱思想枷锁、展开平等对话,全面总结和自信回答了过去一两百年里海外中国学家提出的核心问题,例如:解释中国的话语权(谭中之问),中华文明传承(汤因比之问),中西历史大分流(彭慕兰之问、李约瑟之问),长周期律(康德拉季耶夫之问),以及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未来前景(福山之问)等。

      研究者们已经普遍意识到,要推动中国学“回归中国”,就必须解构西方话语,去除精神上的紧箍咒,同时建构中国话语,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强调,要用中国人自己的眼光去总结自己的经验,确立中国人自己对中国和世界的主流叙事。

      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学也被赋予了更多“引领世界”的含义。在今年的世界中国学论坛上,塞尔维亚前总统鲍里斯·塔迪奇、世界粮食奖基金会荣誉主席肯尼思·奎恩、塞浦路斯欧洲大学校长科斯塔斯·古利亚莫斯、拉丁美洲社会科学理事会执行秘书卡琳娜·巴特雅尼等嘉宾围绕现代化命题展开深入研讨。

      塔迪奇认为,西方世界现在固执坚持的“现代化”其实已经不再“现代”,因其无法应对当代挑战,已使全世界停滞良久。相比之下,正是当代中国赋予了“现代化”新的内涵,中国不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发展,不仅在全球经济危机中帮助了世界,也让近8亿人摆脱绝对贫困,中国的现代化模式为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是融汇古今、贯通中西、知行合一的伟大历程,也是中国为全球繁荣稳定和世界发展进步作出更大贡献的深厚根基。更多的中国智慧将会随着世界共同扩大开放而不问西东、南来北往,为“各国大合唱”奏响最绚丽的乐章。

      (作者:陈康令,系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