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10月24日 星期日

    心系苍生 仁者无敌

    作者:樊荟 《光明日报》( 2021年10月24日 12版)

      粤剧电影《南越宫词》是继曾获2019年金鸡奖最佳戏曲片提名的《刑场上的婚礼》后,又一部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广播电视台、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出品的粤剧电影。该片根据同名经典粤剧剧目改编,讲述了秦末汉初,赵佗南下征战百越,却罢战求和,化解了汉族与百越之间的矛盾,创造了一段民族和谐发展的光辉历史。

      这部影片所带来的情感上的冲击和心灵上的震撼,令人回味良久。

      《南越宫词》故事引人入胜,激烈的矛盾冲突,将复杂的人物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电影从赵佗大胜归来时拉开序幕。一批被押解的战俘们纷纷自杀身亡。为何如此,不禁让人浮想连翩。求生是人的本能,而战俘们选择“死”,想必被俘的日子“生不如死”。剧作家以极其精练的笔法,将赵佗杀人如麻、嗜血成性的冷酷形象鲜明地印刻在了观众的脑海中。当赵佗登场时,他亲眼见到一个怀抱婴儿的百越妇女在绝望中了却了自己的命。血奶溅幢幡,长子失心疯。赵佗如梦初醒,大彻大悟,折剑明志。

      “大恶”之人瞬间成了“至善”之王。人物的转变看似缺乏情理,实则意味深长。因为他看到了一个母亲在死之前最后一次给孩子哺乳,如此悲壮,如此决绝。他的长子承受不住如此强烈的冲击,疯掉了。此刻的赵佗,情感上受到了巨大震动。他意识到自己正是悲剧的罪魁祸首,遂痛改前非。

      赵佗人物性格的突转是故事铺陈叙述的起点。接下来,我们看到冲突在赵佗与金笛、吕嘉、吴皇后、吴将军(吴皇后之兄)之间展开。实际上,外部矛盾是内部矛盾的外在投射,是赵佗不断战胜自我的过程。在赵佗身上体现出中国古典哲学的思想精髓:仁者无敌。

      什么是“仁”?“仁”是推己及人,是生命情感的本真。在我看来,粤剧电影《南越宫词》独到之处正是以细腻的表现手法,展现了赵佗这位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的生命情感。我们能真切地看到他的内心世界,看到他的“慈悲”,他的“深情”和他的“仁者无敌”。

      这部影片的情感线是围绕着赵佗、金笛和吴王后的“三角关系”推进的。

      金笛的出场颇有侠气,长衣飘飘,手握长笛,悠扬的旋律驱赶走了蛇群,赵佗转危为安。原来,金笛正是怀抱婴儿自杀身亡的百越妇人的妹妹。她眼前这位传说中的“赵魔头”就是害死自己亲姐姐的凶手,家仇的烈焰熊熊燃起。金笛怒不可遏的声讨与赵佗的至诚至信的劝说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最终随着疯掉的大王子抱着金笛姐姐的遗孤出场而化解。金笛见襁褓里的婴儿受到特别的照顾,眼前的赵佗毫无保留地捧着一颗赤诚之心,她心软了,她相信了,她爱上了这个“仇人”。可以说,倘若没有金笛的支持和协助,赵佗很难劝服吕嘉,和他一笑泯恩仇,也很难力排众议,成为真正胸怀百姓的王。

      在大殿上,一面是相伴多年的结发妻子吴王后,另一面是情投意合的意中人金笛,赵佗在情感挣扎和抉择中,为观众展现出他的“慈悲”。

      当赵佗须发皆白,经过几十年,他终于成功地把吴王后请出了冷宫;当他行将就木之时,仍然对逝去的意中人念念不忘,我们看到了他的“深情”。

      当赵佗将生命情感与岭南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时,践行着“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我们看到了他的王者风范。

      粤剧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粤剧电影《南越宫词》是一部艺术价值与思想价值兼备的优秀作品,它在尊重和保护粤剧传统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电影镜头语言的优势展现出人物情感和矛盾冲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面貌不断传承下去。

      (作者:樊荟,系中影集团艺委会编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