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听潮】
两岸自1987年恢复往来,历经三分之一世纪的发展后,彼此在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都发生很大变化。虽然海峡时而云开见月,时而风狂雨骤,但在互动中所累积出来的丰硕成果,的确是在开放当初任何人都难以想象的。在实务上,可以清楚感受到除了探亲与经贸以外,文化交流与开放大陆游客赴台旅游是促进两岸良性互动的重要范畴,为增进两岸同胞相互理解及促进两岸关系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加入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行列,基于对中华文化的信仰、对中国历史的学习、对在台湾成长的体悟,深刻体会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不凡意义:两岸关系发展离不开两岸文化交流,中华文化的弘扬发展更离不开两岸的携手合作。
深化两岸文化交流,需要下“水磨功夫”
毫无疑问,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基因密码,无时无刻不展现在生命、生活、生产与生态中,是难以割舍也无法割舍的。
展望未来,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发展对两岸人民最为有利。无论主客观环境如何转变,两岸不受外人左右,一起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发展,必然是对两岸同胞、对国际社会最重要与最直接的贡献。这需要两岸更多有识见、有能量的人士携手合作才能逐步推进。
具体到两岸文化交流上,根据长期实务经验,文化交流可以归纳为文化艺术、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三大部分。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两岸文化交流新增了文化旅游的范畴。综合来看,文化艺术与文化遗产是文化的内容,文化产业与文化旅游则着重于文化内容的运用。
面对无所不在的种种挑战,要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必然会有许多困难横亘在前。我们要有所突破,不能陈腔滥调、墨守成规,要有想象力、创造力,要有更广的接触与更深的思索。而且深化文化交流不能搞“急就章”,无法一蹴可几,必然是水磨功的展现。正所谓滴水穿石,必须持续努力,方能有所成就。
特别是这两年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对两岸文化交流也形成极为艰巨的挑战。如何化危机为转机,变挑战为机遇,对两岸文化交流参与者是一种考验,我们必须拿出决心、智慧与行动,携手克服困难。
对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四点建议
一是交流以人为先,尤须关注青年、学生的交流。人员交流是两岸文化交流的基础。除了与文化有关的产官学研专业人士交流外,青年与学生的交流是极为重要的课题。常见的青年与学生交流形式相当多元,包括参访、研究、研习、实习、论坛等,这些模式加上实地走访与生活,使得青年、学生可以增广见闻,对于彼此社会产生更直观的认识。且因青年、学生热情纯真,通过交流互动,很快可以拉近距离并建立友谊。进一步说,包括文艺创作、考古与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与文化旅游等,均可从青年、学生的专业培育、产业观摩与就业发展等务实面向深入耕耘。
二是文化交流既要“放烟花”也要“搭桥铺路”;既要“大雅”也要“大俗”。
放烟花,意即电光石火,令人惊鸿一瞥,让观众赞叹惊呼、喜闻乐见的各种交流展演等普及性活动;搭桥铺路,则是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的系列思考与长期建设。前者让普罗大众有时时亲近优质文化的机会;后者则须找出行家与专家,不断钻研与深究,在文化发展与传播等各方面、各层面,展开大开大阖的可持续发展计划的擘画与推行。当两岸互动逐渐走进深化阶段,后者尤显急迫与重要。
对于中华文化的内涵,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田青曾比喻成“三根柱子两层楼”。三根柱子是儒释道;上层楼是经典文化、殿堂文化;基层则是庶民文化、常民文化。经典文化、殿堂文化是高大上的精致文化、大雅文化;庶民文化、常民文化则是来自百姓生活、生产、生态的民俗文化。然而,大雅与大俗之间并没有高低之分,而主要是涉及受众、场域与形式等需求之别。
三是文化交流需要策略与目标,不能为交流而交流。台湾面积小,大陆面积大,因而由台湾赴大陆进行文化交流活动的可见性与可及性很容易被稀释;大陆赴台的文化活动则相对有集中化的特征。前者之难在于宣传与讯息传递,后者之难则在于稍不留神就容易大量集中推出。因此,对交流活动的规划时程必须较早展开,“整体策略”与“目标”也必须较为精准地拿捏。
四是重新校准文化产业发展的焦点,厘清目标,追求共好发展的机会。文化产业是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方兴未艾的重要面向。然而从实务来看,文化产业的核心本质、发展重点、路径与模式到了需要进一步厘清的时刻,否则耽溺于一些流于表象、师老兵疲的产业套路,不仅文化产业的真正“产值”出不来,“价值”也无法彰显。
文化产业是当代“文化传播”的普及化与多元应用的潮流,迄今为止,两岸在内容、人才、市场、运营上仍存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广阔空间。面对大陆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新型城镇化等重要政策,还有台湾地方创生、再造历史现场等重要倡议,文化产业可以成为两岸密切合作的范畴,特别是对于年轻世代来说,是难得的机遇,必须牢牢把握。
(作者:陈春霖,系台湾中华翰维文化推广协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