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10月02日 星期六

    稻草

    作者:李海培 《光明日报》( 2021年10月02日 05版)

        初秋时节,稻子陆续成熟,田野一片金黄。农民忙着收割水稻,呈现出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新华社发

        欣赏更多“留住乡愁”全媒体作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

        【留住乡愁】  

        秋天,一轮皎月像个大鹅蛋,从山垭口上升了起来。我躺在家门口高高的稻草垛上,身子下面的干稻草丝丝缕缕,柔柔的、暖暖的,散发着怡人的清香,仿佛是母亲温暖的怀抱……

        秋收后,在贵州山区的村村寨寨、田边地头,金黄色的稻草随处可见。有堆成圆锥形、蘑菇形、伞形的,也有傍树、傍屋、傍山堆放的。稻草分为籼稻草和糯稻草,脱粒后的籼稻草可以当作养牛喂马的冬饲料,糯稻草则是用来搓绳索、打草鞋、做草编的好材料。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村里还不富裕。家里没有凳子,爷爷就用稻草编草墩和蒲团,坐在上面松软又舒适;孩子买不起鞋穿,每天晚上,母亲就在木制的草鞋架上就着红红的煤油灯为我们编织草鞋。她用细软的稻草芯儿搓成鞋耳,双手熟练地在几根绷紧的草绳间来回搓着编着,三四个小时的工夫,一双美观结实的草鞋就呈现在眼前。整个夏秋季节,无论晴天雨天,我和兄妹们都穿着母亲编成的草鞋上山放牛、下河摸鱼,不管走在荆棘遍地的灌木丛还是崎岖陡峭的山路,都如履平地,轻松自如。

        冬天草木凋零,大雪封山,牛马放不出去,牲畜全靠一捆捆干稻草度过漫长的冬季。牛吃稻草不用铡,每天一捆干稻草、一桶水、一盆用瘪稻混合着苞谷面的牛饲料,精心饲养,牛就不跌膘。喂马的稻草则需用铡刀铡成寸把长,混合着黄豆、苞谷籽拌成马料。吃饱饮足的马扬鬃嘶叫,驮运东西时才力气足。

        庄户人家处处离不了稻草。撒秧时,选好的稻种经过浸泡、滤干,要放在竹箩里用稻草焐,十多天后稻种就“起眼屎”而发芽;插秧季节,秧田里拔稻秧要用稻草捆秧,常言道:“稻草系秧父抱子,竹篮装笋母怀儿”。把糯米蒸熟做甜酒时,需要稻草焐酒缸,甜酒来得快,味道醇而甜。挂满枝头的黄柿子摘进家里时,往往硬而生涩,也需用稻草层层隔开,放进竹筐焐上十天半月,直焐得柿子通体透明、色泽诱人,还带着一股淡淡的稻香。

        每年年底,母亲都会将上好的稻草切掉头梢,除去旁杂,用绳子编成富有弹性的席子,放在太阳下晒干后给我们铺在床底。睡在上面软绵舒服,身上的汗气和潮气被稻草吸附。闭上眼,淡淡的稻香潜入鼻孔,人不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

        春天,母亲把菜园里的土捣碎,拢成一垄垄,用粪水浇透,再均匀地撒上稻种、辣椒种、茄种和瓜种。为了避免雀鸟飞到菜园里啄食种子,她还会在每行苗圃上用两根棍子捆绑成十字架,用稻草扎成一个个活灵活现的稻草人。草人穿上衣服,头部蒙上纱布或纸,画上口耳眼鼻,竹笋壳做成手掌,风一吹来回晃动,远远看去,还真有些吓人。直到菜苗儿长至半寸多高,稻草人才会被撤走。

        “万宝米当先”,乡亲们把稻米誉为宝中之首,稻草则被比作“金稻草”。农耕时代,稻草与人们的生活休戚与共,滋养生命,温暖世界,并终将化作肥料、变为沃土。稻草上虽然开不出艳丽的花朵,却用沉甸甸的粮食默默滋养着城市与乡村。

        (作者:李海培,系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