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报道】
民政工作涉及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切身利益,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方面。9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扎实做好民政在全面小康中的兜底夯基工作发布会,民政部部长李纪恒在发布会上表示,民政工作承担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任务,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民政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兜底夯基,努力使全面小康的成色更足、质量更高。
“全面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保证各类特殊困难群众‘一个都不能少’,民政部门责无旁贷。”李纪恒表示,截至2020年年底,民政部门将1936万贫困人口纳入低保或特困供养,实现兜底保障脱贫;将4425.9万人纳入城乡低保,平均保障标准分别比2012年年底增长105.3%、188.3%;将477.4万人纳入城乡特困人员供养;2020年实施临时救助1380.6万人次。
民政部副部长王爱文介绍,为有效保障受到疫情、灾情和物价上涨等因素影响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民政部及时调整、密集出台了社会救助政策措施,指导各地及时足额发放救助资金,适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适度扩大低保、特困供养和临时救助范围,包括向生活困难、没有参加失业保险的失业人员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金。到2020年年底,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众一共增发生活补助、价格补贴等达到285亿元。
做好居家养老,不可能离开社会支撑。对此,民政部副部长高晓兵介绍,“十三五”期间,民政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作出了一些硬性规定,比如人均养老面积、新建住宅小区必须配套养老服务设施、进行适老化老旧小区的改造。同时,出台了规划、用地、税收等政策来鼓励社会资本向养老方面投入。在资金方面,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大了投入,仅专项彩票公益金,近五年中央投入50亿支持居家社区养老试点。“此外,我们向着哪里有老年人集中居住,我们的养老机构就设在哪里的方向去努力。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有29.1万的居家社区养老机构,嵌入式的养老机构也因此应运而生,服务在老年人身边。”高晓兵说。
“‘十四五’期间,民政部门还要从几个方面继续努力。比如在养老服务设施上,要在城市地区建立‘15分钟圈’的养老服务圈。在农村要建立县、乡、村三级的养老服务网络。在丰富服务方式上,要规范和继续推广相对比较成熟的家庭养老床位、农村互助幸福院、老年饭桌、居家养老的适老化改造。同时,还要创造新的方法,比如时间银行、智慧养老、养老顾问等。”高晓兵说。
“近年来,流浪乞讨人员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2013年我们救助348万多人次,到去年只有83万多人次。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成效,说明人民生活好了,国家对特殊困难群体照顾好了,流浪乞讨的人员越来越少了。”民政部副部长詹成付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近2000万人次,有效保证了他们的基本生活和人身安全。
“下一步,我们将在流浪乞讨工作方面做更多更加精细化的服务,一方面是把我们救助站的工作质量提升上去;另一方面依靠公安、环卫等部门的支持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帮助,让更多的流浪乞讨人员得到社会的照顾和政府的帮助。”詹成付说。
(本报北京9月17日电 本报记者 任欢 本报通讯员 殷泽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