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18日 星期六

    美丽湾区,未来更值得期待

    作者:本报记者 刘坤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18日 06版)

        在香港维多利亚港,消费者用手机参与“粤港澳大湾区购物节”。资料图片

        孩子们在2021粤港澳大湾区深圳花展开放日上作画。

        参观者在“2020粤澳名优商品展”上。

        横琴新口岸举行模拟通关演练。

        高空俯瞰澳门。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二维码

        【经济界面】 

        大潮奔涌,粤港澳大湾区吸引着世界目光。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横琴方案》)和《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以下简称《前海方案》)。这对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新的更大进展,支持和推动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具有重大意义。

        宏伟蓝图如何变成美好现实?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将让老百姓、企业尝到哪些“甜头”?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1.更多创新创业机会等着你

        【案例】

        2015年,家住澳门的周运贤和他的团队来到广东珠海横琴创业,成立了一家经营跨境电商业务的科技公司。在当地优惠政策支持下,其公司逐渐发展壮大,目前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和区域搭建跨境电商服务平台,在数据运算领域已拥有34项自主知识产权和10项发明专利。

        “这些年来,我们感受到横琴的营商环境持续向好,今后会继续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周运贤说。

        横琴地处珠海南端,与澳门一水之隔,具有粤澳合作的先天优势。近年来,横琴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科研条件持续提升、通关条件更加便利,粤澳合作产业园、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粤澳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区等平台载体加速打造,越来越多的澳门青年来到横琴追梦,创新创业的故事比比皆是。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行政法务司司长张永春称,截至今年5月,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等孵化器累计孵化澳门项目537个,在孵项目121个。根据《横琴方案》,今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将重点发展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文旅会展商贸、现代金融等四大产业,改变澳门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的局面,这将为澳门青年在横琴提供更多就业选择和更多发挥才能的空间。

        不只是澳门青年,香港的青年们同样对粤港澳大湾区充满信心。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李家超介绍,目前,在深圳前海注册的港资企业多达1.15万家。前海持续吸引香港青年创新创业者在“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落户,孵化了不少成功企业。

        李家超表示,在广东省政府的支持下,香港特区政府今年初推出了“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鼓励和支持香港的大学毕业生把握在大湾区发展事业的机遇。该计划共汇集近3500个职位空缺,求职申请超过2万份,已有800多位毕业生入职,其中530人在深圳工作。

        日前,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共有25家企业入榜,其中广东企业共有16家,香港企业有9家。

        毕马威调查显示,70%的香港及内地受访者认为大湾区工作机会具有吸引力,其中较佳的事业和行业前景、交通便利和获得更广的工作视野成为香港受访者迁移至大湾区其他城市工作的三大主要原因。

        专家认为,横琴、前海等开发建设加快推进,将充分发挥其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合作中的试验示范作用,拓展港澳发展空间,带来更多创新创业、就业机会,推动公共服务合作共享,引领带动粤港澳全面合作。

    2.三地民众生活更加便利畅通

        【数据】

        穿梭的行人、往来的货物,彰显着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机与活力。随着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工程建成通车,大湾区多元立体交通网络越织越密,“一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预计到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铁路网络运营及在建里程将达到4700公里,到2035年则将达到5700公里。

        昔日“蕉林绿野,农庄寥落”;现今大道纵横,高楼林立。2009年以来,横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如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林克庆所说,横琴从一个边陲海岛变成了开发的热岛、开放的前沿,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

        林克庆介绍,近年来,澳门居民在横琴生活便利度稳步提升。横琴启动建设“澳门新街坊”,将为1万名澳门居民提供舒适居住空间;7756名澳门居民已在横琴办理居住证,每年近10万人次的澳门居民在横琴就医。

        在此基础上,《横琴方案》提出,加快推进“澳门新街坊”建设,对接澳门教育、医疗、社会服务等民生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有效拓展澳门居民优质生活空间。推动全面放开澳门机动车便利入出合作区。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支持澳门轻轨延伸至合作区与珠海城市轨道线网联通,融入内地轨道交通网。

        与此同时,《前海方案》也明确,推进与港澳跨境政务服务便利化,研究加强在交通、通信、信息、支付等领域与港澳标准和规则衔接。为港澳青年在前海合作区学习、工作、居留、生活、创业、就业等提供便利。支持港澳和国际高水平医院在前海合作区设立机构,提供医疗服务。

        粤港澳各界人士纷纷表示,未来,大湾区的物资、人员、资金等要素流动将更加通畅,一体化高水平开放的新体系将为生产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9月2日,以“就爱大湾区”为主题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购物节”在北京开幕。来自大湾区的美食、数码、家电、家居、服装等100多个产业带、29.8万个知名品牌、1300多万件商品在购物节集中亮相。

        此次购物节期间,很多粤港澳老字号与新需求合拍,积极拥抱互联网,在电商平台上掀起了“新国潮”:陶陶居研发“黑科技”音乐月饼盒,边听粤曲小调,边尝广式月饼;新宝堂在淘宝直播大谈陈皮文化,泡起养生茶;香港美心推出小黄人联名款月饼;澳门英记饼家携手史努比……

        数据显示,大湾区购物节从9月2日开幕至15日,活动交易总额近440亿元,同比增长8%。港澳参与商家4.1万家,同比增长1.1%。港澳交易总额近34亿元,同比增长6%。参与消费者超107万人,同比增长16%,购买商品数超418万,同比增长11%。其中,广东销往港澳商品数同比增长12%,总成交额2.7亿元,同比增长12%。从商品种类看,家居百货、女装、珠宝饰品、玩具潮玩、母婴亲子等深受港澳居民喜爱。

        商务部电子商务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举办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购物节”,展示粤港澳大湾区特色民族品牌和创新活力品牌精品,有利于促进湾区融合,拉动消费升级。

        “要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专家表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优先发展民生工程,提高大湾区民众生活便利水平,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为港澳居民在内地学习、就业、创业、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加强多元文化交流融合,建设生态安全、环境优美、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的美丽湾区。

    3.为港澳发展注入新动能

        【案例】

        9月10日,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启动。“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支持大湾区内地及港澳居民个人跨境投资对方银行销售的合资格投资产品,将进一步便利大湾区居民享受优质金融服务,推动内地与港澳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提升我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水平,为港澳金融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介绍,2020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其他金融管理部门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在包括横琴和前海在内的大湾区部署了26项金融开放创新工作。一年多来,各项金融创新措施持续落地,大大提升了大湾区民众生活的便利性。

        这是一个缩影。近年来,粤港澳合作不断深化,基础设施、投资贸易、金融服务、科技教育、休闲旅游、生态环保、社会服务等领域合作成效显著,已经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格局。

        如今,港澳的发展与内地的发展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内地市场庞大,港商可借助自身品牌优势积极参与国内大循环建设。”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史立德说。

        香港经济学家、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认为,通过优化深港合作、把握前海机遇,香港将能够更好发挥自身独特优势,获得更为广阔的舞台,为本地经济带来源源不绝的动力,保持长期繁荣稳定。

        一些专家称,纵观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地理位置优越、人口规模凸显、产业集群出众、经济权重突出”是主要湾区的必备条件,粤港澳大湾区在这些方面得天独厚。

        当然,也要看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比如,粤港澳社会制度不同,法律制度不同,分属于不同关税区域,市场互联互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生产要素高效便捷流动的良好局面尚未形成;大湾区内部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协同性、包容性有待加强等。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专家表示,要充分认识和利用“一国两制”制度优势、港澳独特优势和广东改革开放先行先试优势,不断深化粤港澳互利合作,为港澳长远发展注入新动力、提供新空间、创造新机遇,支持和推动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努力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本报记者 刘坤)(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新华社发)

    “数说”大湾区

        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达到11.5万亿元,比2017年增加1.4万亿元。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机场旅客年吞吐能力超过2亿人次,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超过8000万标箱,均居世界四大湾区首位。

        近年来,每年来粤工作、交流的港澳台人才平均达23万人次,居全国第一。

        截至2020年年底,广东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达1036家,众创空间986家,其中面向港澳青年的创新创业基地有50多家。

        (刘坤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