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司法事业的征途中,广大人民法官怀揣赤诚之心履职尽责,把对党的无限忠诚体现在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实际行动中。9月1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4位法院系统党员代表围绕“扎根审判执行一线 践行司法为民”与记者进行交流。
“从我成为一名法官开始,我就坚定一个信念,要做一名有责任、有担当、为人民群众伸张正义的好法官。”黄海钦,来自海陆丰革命老区,现任广东省陆丰市人民法院院长。他先后参与审理各类毒品案件2000多件,一次次敲响正义的法槌,一批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被严惩。
两人抢一头骆驼,骆驼长得都一样,就是岁数不一样,怎么办?马合沙提·扎依甫法官把骆驼的嘴扒开,把牙齿数清楚,就能知道骆驼是哪一年出生的。马合沙提·扎依甫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人民法院,30多年来,他走遍了整个巴里坤草原,参与主审3000多件民商事案件,被牧民们亲切地称为“马背法官”。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法官是高高在上的裁判者,而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一庭庭长陈辽敏,却喜欢和当事人并肩坐在调解桌前促膝长谈,用调解的艺术去展示“柔性司法”之美。
“做了这么多年调解工作,我感觉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于是,陈辽敏组建了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特邀调解员队伍,推进多元解纷机制。
赵鑫,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一名执行法官。11年来,他带领团队办理的案件超过1万余件,执行到位金额超过15亿元。
执行法官的主要工作是查人找物,要经常在外东奔西跑、与被执行人斗智斗勇,赵鑫也曾遇到过很多困难和危险,而他却非常自豪:“11年,工作再苦再累,我的工作热情丝毫都没有减少。”
公正是司法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一本本卷宗可能是生冷的,但案卷背后的当事人是非常生动温暖的。”做了调解工作后,陈辽敏对公平正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陈辽敏曾调解过一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原告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被告小郭是从外地到杭州打工的送水工。开庭那天,小郭一进法庭大门就大声嚷嚷:“今天是穷人和富人打官司,我倒要看看法院是帮穷人还是帮富人。”陈辽敏却微笑着对小郭说:“在法庭上没有富人和穷人,只有原告和被告,你们之间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我和你们也是平等的。”听了这话,小郭的情绪慢慢平复了,案件调解得非常顺利。
当天,是陈辽敏女儿的生日,可她晚上回到家已经10点多了。看着女儿熟睡的面孔,陈辽敏心里很愧疚。“我扪心自问,自己这么拼命究竟是为了什么?”陈辽敏给出了答案——是源于对法官这个职业的热爱,源于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
执法司法中,万分之一的失误对当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伤害。黄海钦认为,作为一名刑事法官,首先要守住疑罪从无的底线,把牢防范冤假错案的防线,要充分保障被告人的各项诉讼权利,特别是尊重被告人的人格尊严,也要让被害人及其家属受到的伤害及时得到修复。
在一起案件中,因为闹离婚的两口子争抢孩子,马合沙提·扎依甫前去调解。不料,大雪中车子翻了,他被困了一夜,脚指头被冻掉了,耳朵也被冻伤。“但是事情圆满解决了,我感到非常开心。”他说。
2018年,赵鑫办理了一起将一位八旬老人从医院病房腾退出来的案子。当时,那位老人不愿意腾出病房的一个心结,就是和子女关系不太和睦。“将老人从病房腾出来不难,但是如何将老人妥善安置好是一个难题。”赵鑫联合老人所在的镇政府和村委会,花了不少时间做通了老人子女的工作。执行那天,子女们主动到医院接老人回家。事后,老人和子女的关系得到很大改善,一家人的心结就此解开。
“执行工作也好,在法院里做人民群众的工作也好,要想既给正义又能解心结,不光要彰显法律的力度,还要饱含人民情怀、传递司法温度。”赵鑫认为,只有替人民群众多想一点、多做一点,哪怕自己麻烦一点,才能做到真正的案结事了。
(本报记者 靳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