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家的小康故事㊱】
16年前,在云南香格里拉开旅游巴士的我,因为踩了一脚刹车,认识了浙江女孩王超颖。后来,她成了我的“阿佳拉”(妻子),牵着我的手跨越3000多公里,来到台州黄岩。
爱情很美好,生活却很现实: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没有多少积蓄……成家后,一系列问题摆在我俩面前。日子怎么过?
我与“阿佳拉”一合计:台州医药塑料模具机械产业很发达,自己创业生产模具。
政府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服务很到位,从租厂房到买机器模具和定制配件、再到公司营业执照发放,一个月不到,我们的厂子就开业了。
为了省钱,怎样去操作,我没有请师傅,自己对着说明书琢磨,把机器的关键部位拆了装,装了又拆,终于调试好了。
浙江创业环境确实好!一遇到困难,政府总能及时出现。就这样,我的厂子从最初的两台设备发展到今天的60台(套)设备,从创业初的租借厂房发展到如今自有2万平方米的洁净净化厂房,从创业初的年产200万元产值发展到现在上亿元的规模。
你看,我一个赤手空拳的藏族小伙子,现在成了这里小有名气的企业家了!
我们藏族有句俗语:“独木盖不成房。”在创业过程中,我了解到不少像我一样来台州发展的少数民族朋友有好想法,但苦于缺少资金,错过了发展良机。2018年,我当选省政协委员,提出关于精准扶持少数民族创业人士的提案。之后,我率先出资设立了少数民族创业人士帮扶基金——“润兰少数民族创业帮扶基金”,还在公司开设了为少数民族同胞们服务的“石榴籽家园”。
现在,台州一拨接一拨的少数民族朋友像我一样走上了致富路。
(本报通讯员戴谦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