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
我是土生土长的浙水村人。10岁以前,父母在外打工,我的童年是和爷爷奶奶在广阔田野上度过的。春日里,我赶着牛,牛牵着犁,新翻的田地散发着泥土的芳香;秋日里,满眼金黄,人们把刚收的谷子倒在村里空地上,享受着丰收的喜悦。
10岁以后,父母把我接到了城里。犁耙、锄头、镰刀、箩筐、石碾、扁担……这些曾经整日为伴的劳作用具,只能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10年前,34岁的我回到浙水村工作,想为乡亲们办些实事。做什么呢?小时候“田舍郎”的生活不断在脑海里浮现。科技在发展,生活在进步,应该保留一些过去的记忆。于是,我盘算着在村里建一个“乡愁文化纪念馆”,留存昔日的生活风貌和悠久的农耕文化。
2018年,我们正式发出了征集老物件的倡议。村民们积极响应,村委会院子里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有推车来送犁的,有骑摩托来送耙子的,有用三轮车拉来石磨的,还有走了10来里路送箩筐的……短短两个多月,浙水村12个自然村的547户1306名村民,纷纷把家里闲置的农耕用具捐了出来,600多件沾着泥土气息、带着岁月印记的物什汇到了一起。
2019年8月,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乡愁文化纪念馆开馆了。我们给每个老物件都制作了“身份证”,物品名称、用途、捐赠者姓名等信息一目了然。纪念馆分为农耕用具和纺织用具两个展厅,我们希望尽可能原汁原味地呈现这些物品。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带着泥土、锈迹斑驳的独轮车,也可以看到吱吱呀呀的老纺车……
“很多农具现在很少见到了,带着孩子来看看,跟她说说以前的日子”“这些都是我们年轻时常用的,有年代感,很有意思”……工作不忙的时候,我会到馆里当“讲解员”,给前来参观的人们讲讲过去的故事。
一传十、十传百,纪念馆很快火了起来,人们纷纷来这里“打卡”。更让人高兴的是,浙水村不久之后被规划为山西省“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的起点。随着公路通车,村里的交通更便利了,我们抓住契机发展乡村旅游,办起了旅游公司,开起了农家乐。儿时那个闭塞的小山村,走进来越来越多的八方来客。
今天,游客来到浙水村,可以领略太行梯田的秀丽风光,感受明清古建、阳马古道的独特风情,更可以走进乡愁文化纪念馆,山水民俗尽收眼底。扑面而来的不仅有乡村“土味”,更有文化“品位”。有游客这样说:“乡愁文化纪念馆留住了乡土记忆,也留住了我们的根。它时刻提醒我们,不要因为生活好了,就忘记艰苦奋斗。”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杨珏、胡晓军、任爽、赵秋丽、冯帆、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平国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