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在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具有三个优势,第一是创新活跃强劲,坚持创新驱动有优势;第二是制造特色鲜明,坚持产业升级、结构转型有动力;第三是生态资源良好,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有基础。”日前,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邓向阳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指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安徽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和绿色发展样板区。对此,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完成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为中部崛起战略作出安徽贡献。
邓向阳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工作时,要求我们要在中部崛起中闯出新路,为我们锚定了新时代发展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最近五年,安徽坚持稳中求进,加强改革创新,高质量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发展实力更强了,最具标志性的是经济总量向着全国第一方阵迈进,发展格局由‘总量居中、人均靠后’提升为‘总量靠前、人均居中’;发展动能更足了,安徽创新金字招牌越来越亮,最有代表性的是涌现出量子通信、动态存储芯片等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发展成色更靓了,与中部地区一样,新时代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江淮儿女孜孜以求的小康梦想顺利实现。可以说,安徽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目标的坚实物质基础,进入了阶梯递进、厚积薄发的积势蓄能期。”
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安徽省面临哪些方面问题?“在这方面,我们是有清醒认识的。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中部地区崛起工作提出的要求,安徽在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方面还有很大空间。”邓向阳告诉记者,在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上,安徽虽然在部分领域已经实现并跑乃至领跑,但在科技创新攻坚体系构建上还有短板。安徽将始终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步步为营,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为加快中部地区科技自立自强奉献安徽力量。在产业发展这个核心环节上,相对于中部其他省份,安徽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既有长项、又有弱项,产业链供应链仍存在“缺芯少魂”“缺门断档”等短板。“十四五”时期正值新一轮技术革命浪潮,安徽提出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十大新兴产业,力争在中部地区产业版图中占有一席之地。“在民生幸福这个衡量指数上,作为一个发展中省份,我们在解决‘有没有’上成效很大,在解决‘好不好’上还有弱项。我们将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用一项项民生改善,一个个难题解决,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除了中部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安徽省还处于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多个国家战略规划之下。在四大国家战略下,安徽应该如何发力?“对于安徽而言,叠加了多个国家战略规划,让我们在实现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动力更强、底气更足。我们将立足安徽在中部地区战略定位和发展态势,主要是打造‘三地一区’。”邓向阳说,安徽将从四个方面进行发力:一是持续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坚持靠创新育先机,靠创新开新局,加快建设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加快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集中区等重大平台建设,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搞出更多“独门绝技”。同时,充分学习借鉴中部其他省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做法,在创新战略研究、重大项目联合攻关、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设、产学研活动等方面加强对接合作,推动技术、人才等要素双向流动。二是聚力打造新兴产业集聚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双招双引”力度,深入开展好十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培育壮大头部企业、平台企业、龙头企业,做好产业补链固链强链文章,加快打造以“芯屏器合”为标识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形成一批高质量的千亿级企业、万亿级产业。三是着力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更好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作用,深化“放管服”、国资国企、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改革,形成更多制度创新成果,续写更多高效能改革的“小岗故事”;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走深走实,共同办好中博会,打造世界制造业大会等高能级对外开放平台,创造更多高水平开放的“安徽品牌”。四是全力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牢记总书记“把好山好水保护好”的谆谆教导,着力打造新阶段现代化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和淮河(安徽)生态经济带,加快建设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环巢湖生态示范区,推深做实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长制,让江淮大地天更蓝、水更绿、空气更清新。
“四大国家战略在安徽的叠加,尽管侧重点不同,但互为作用、多向发力,归根结底都是让安徽在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阔步前行。”邓向阳说,经过这几年的实践,国家战略叠加的乘数效应正在彰显。围绕国家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对安徽“新兴产业聚集地”的定位,安徽着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培育壮大以“芯屏器合”为标识的新兴产业、以“大智移云”为牵引的未来产业,推动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不断提升。与此相对应的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空间被大幅压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从源头上筑牢了生态安全、绿色发展的屏障,老百姓有了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报记者 常河 马荣瑞 丁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