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里挎个黑匣子,他为军民留影子,军民看了照片子,齐心抗日打鬼子。”这首曾经在晋察冀根据地流传的民谣,生动记录了根据地文艺工作者进行摄影宣传工作的情形。
因为摄影作品是直观的实景再现,在当时国民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村,比其他宣传方式更易于被老百姓接受、理解并传播。这段时期的摄影作品如实记录了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和中国共产党带领根据地人民英勇抗战的壮举。
1939年1月,沙飞、罗光达在河北省平山县蛟潭庄举办“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摄影展览”,是我军第一个摄影展,展出了沙飞等人拍摄的包括平型关大捷在内的一系列战斗新闻照片。
根据地条件艰苦,设备简陋。没有放大机,只能洗出小尺寸照片,为了在有限画幅中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沙飞等人精心选取了一批画面中主体较大较好的照片,手写说明文字,配上花边和简单的图案,贴在马粪纸上编排成版面,再缝在长布条上,展开可以挂在墙上展览,折叠起来只有四开报纸大小,便于携带巡回展示。这看似简单的设计,后来被频繁应用在战争岁月里我军的巡回影展中。
当时展出的照片包括我军攻克城镇、缴获战利品、部队生活以及群众生产等。许多村民、战士从来没有见过照片,对这种展览感到很新奇。据亲历者回忆,群众对攻克城镇、缴获战利品和反映村里群众的照片特别感兴趣,老乡们看到照片上拍的缴获日军的战利品时,照片上有几门炮,多少支枪,多少匹大洋马,都要数一数。战士们则对战斗生活和自己部队的照片非常喜欢。聂荣臻说,“你们这样做很好,不识字的人也能看懂照片,这样的形象宣传作用大,如果能放大一些,就更好了”。聂荣臻还将一架望远镜送给摄影科,他们用望远镜上的玻璃成功装置了一台照片放大机。此后,就可以及时将新闻照片放大,方便到部队、村庄向群众展览。
随着摄影宣传的重要性逐渐显现,摄影队伍在八路军中得到了迅速发展壮大。据统计,分布在各抗日根据地的摄影组织、机构在1937年至1948年间的发稿量多达5万张,仅晋察冀画报社就保留下来近4万张摄影底片。
“文旗随战鼓,千帧万幅史无前”。在抗战最前线,边区军民一边同侵略者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一边投身火热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的一个个历史瞬间,都被如实记录下来,留下了摄影史上的光辉篇章。
(作者:康妮,单位为中国国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