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7月20日 星期二

    赤子之心成了一道光、一束火把

    作者:孙婷 《光明日报》( 2021年07月20日 12版)

        孙婷,80后青年导演、编导,红色主题室内情景体验剧《再回延安》执行总导演。代表作品包括《又见平遥》《又见敦煌》《又见国乐》《印象大红袍》《印象普陀》《印象武隆》等。

        【青春之我】 

        在实景剧创作上,我和团队有着丰富的经验。无论《又见平遥》《又见敦煌》,还是《印象大红袍》,都很受欢迎。当接到红色主题剧《再回延安》的创作邀请时,我内心既激动,又忐忑。作为一名80后文艺创作者,如何讲好那段耳熟能详的历史,我没有把握。特别是要在延安这样的革命圣地,创作一部红色主题的室内情景体验剧,我几乎没有先例可借鉴。

        在研读资料、思考方向的时候,正逢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举行。看着电视上列队的军人、年迈的老兵,眼神坚定、步履铿锵;看着鲜红的旗帜高高飘扬,犹如熊熊燃烧的火炬,那一刻,我心潮澎湃。在他们身后,是无数英烈的身影,他们为中国人民求解放、求幸福,为中华民族谋独立、谋复兴,抛头颅、洒热血,但他们自己却没能看到和平的年代。那一刻,我的灵感突然被激发,那些资料中的数字和历史,变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如今日的你我一般,青春、鲜活、充满热血。他们每个人,都在讲述自己的故事。

        这故事里有21岁的学生兵赵仲年,弃笔从戎,但因枪械紧张,直到牺牲时用的还是一把木枪;这故事里有19岁的伙夫葛全有,大字不识,但菜烧得一流,连树皮都能烧出肉香味儿;这故事里还有33岁的姜远贵,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走完长征,走向胜利,最终走向和平,然后写一本给后来青年的书……

        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团队达成了共识:以小见大,从人出发。《再回延安》以红旗班小战士刘宝顺的日记为线索,追忆了长征期间牺牲的战友们的故事,以表达对无名英雄的讴歌与缅怀。我们希望给观众创作一部有温度的作品,从人的故事、人的情感出发,最终升华到民族精神的力量源泉。

        剧中的每个人物都展现了自己的性格和情怀,最终,17岁的刘宝顺带上牺牲战友的祝福,并以班长姜远贵绣在旗帜边缘的话——“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为动力,撑起红旗班的旗帜,独自走出草地。我们想传达出这样的信念——红旗班的战士们没有留下姓名,但用一颗赤子之心,成了一道光、一束火把、一个参与历史书写的人。《再回延安》的意义,便是让后来人记住他们的故事,传递他们的精神,赓续他们的红色血脉。

        除了讲好历史,我们更希望能让观众从视觉上,深入体验红色情怀。在舞美设计上,我们做了大胆的尝试:不设置座位,让观众在故事中行走。全剧设置了四幕场景,即“一间记忆的博物馆”“一簇燎原的星火”“一条漫漫的长征路”,和“一面不朽的旗帜”。每个场景各有主题,既有写实,也有写意,让观众沉浸在剧情发展中,跟随这些无名英雄的脚步,一起走过战争岁月,感受红色精神如何带领中国人民、中华民族走向胜利,走向和平。

        完成这部作品的时候,我内心的感触无以言表。作为和平年代的青年文艺创作者,我有责任、有义务留住那些红色精神,并让他们走进更多人心中,因为那是我们中国人骨血中的自强自信。我期待《再回延安》能成为延安红色文化的特色载体之一,继续向更多人讲述红色故事,传递红色精神。

        (作者:孙婷,本报记者李晋荣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