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7月08日 星期四

    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人才支撑

    为中非友谊培养使者

    作者:王珩 廖思傲 《光明日报》( 2021年07月08日 14版)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非洲研究院硕士生在喀麦隆孔子学院授课。浙师大非洲研究院供图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世界教育之窗】

        当地时间2021年6月2日,喀麦隆马鲁阿大学举行中文师范硕士专业(即高中中文教师)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五名非洲籍委员由喀麦隆中等教育部汉语总督学、马鲁阿大学高等师范学院中文教师杜迪博士,马鲁阿大学中文专业主任徐子坚博士,马鲁阿大学文学院中文专业教师戴安娜博士,孔子学院本土中文教师周丽彤博士和叶子怡博士组成。五名答辩委员中,有四名非洲籍博士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他们是该校25年来培养的数万名非洲“中国通”的典型代表。

        非洲“中国通” “把我看到的真实和友好传递下去”

        2012年,喀麦隆留学生周丽彤获得孔子学院奖学金来到浙师大就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毕业后回到喀麦隆工作。2016年她告别家人和仅一岁大的孩子,再次进入浙师大,成为首位非洲教育与社会发展专业博士生。她认为,“重视教育的国家才有希望。从中国发展可以看到非洲国家的未来。贫穷不是非洲人的命运,中国经验一定能让非洲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她说,“希望‘一带一路’可以持续在我的国家发酵,让更多的中国企业在喀麦隆投资。同时,我也要将中非友好的故事向非洲人民讲述,将中国经验向非洲介绍,把我看到的真实和友好传递下去”。同样来自喀麦隆的青年翻译家杜迪,刚刚获得第十四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全球仅15人获得该荣誉,表彰他们在推动中国出版“走出去”、促进中非文明交流互鉴方面作出的突出成绩。他非常看重在浙江师大外语学院翻译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的经历,尊崇中国“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哲学。他认为,学校借助中非合作平台,制定出的人才培养方案符合非洲社会发展实际,让非洲留学生把契合本国实际的“中国经验”带回非洲,能有效助力非洲国家发展。

        “超级丹”,是朋友们送给和丹的新名字。这位索马里“80后”女孩2009年从浙江师范大学本科、硕士毕业后成功考取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后选择留在浙师大工作。2017年,她被聘为该国总统办公室“索中投资与经济合作高级顾问”,成为总统顾问中唯一的“中国通”。同时,她还担任浙师大硕士生导师。高中毕业来华至今,和丹已在浙江生活15年。一路走来,她最关注“中国经验”在非洲的运用,最常读的书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摆脱贫困》。2016年,她应邀联合执导并本色出镜《我从非洲来》的经历,让她对中非友好有了更深体会。带着这部片子,她在英国接受BBC采访,有理有据地回击了“中国殖民非洲”的不实言论。“我对他们说,你看看西方在非洲做了什么,中国又做了什么?中国在非洲是友善的存在,铺路、架桥、建工厂,让很多非洲人有了就业机会。这不是几句污蔑就能改变的。”有人为她点赞说:一个和丹,相当于十个外交官。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中非人才的交流带来的经贸深度发展也乘上了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列车。以龙泰华(埃及)、和平(索马里)等为代表的家族式人才自主创业越来越多,他们利用抖音、创建App等方式积极服务中非合作。在全球抗疫的大背景下,中非友好与合作也在卫生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非洲来华留学生翻译录制斯瓦希里语等多语种《抗击疫情外语通》,为疫情期间应急语言服务作出重要贡献。随着中非人文交流的进一步深化,以罗德里格(喀麦隆)、李恩光(尼日利亚)、埃米尔(埃及)等为代表的优秀毕业生,逐渐成长为高校研究人员、青年汉学家联盟成员、知名演员等,活跃在国际舞台的聚光灯下,成为传播中国文化、传承中非友谊的文化使者。

        中国“非洲通” 把青春写在中非大地上

        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是师生们眼中最典型的“非洲通”。从1990年留学非洲至今,他的足迹遍布非洲20多个国家,还曾因对中非学术交流的贡献被中非人民友好协会授予“中非友好贡献奖”,入选“感动非洲的十位中国人”。

        “中国非洲研究这棵新芽怎么生长?我提出三句话:要扎根在中国深厚文化的土壤上;要用当代中非合作的‘活水’浇灌;要适当汲取国外相关研究的有益养分。”刘鸿武认为。依此理念,研究院建构了面向非洲的国际合作机制,与30余所非洲大学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并在喀麦隆、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南非建有孔子学院和海外研究基地。在研究院年度赴非调研项目资助下,约九成科研人员赴非进修访学3个月以上,有的长期在孔子学院挂职,有的通过人才交流机制赴中国驻非使馆工作。依托留学基金委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等途径,学校每年选派十余名师生赴非调研学习,为对非研究“国家队”培养生力军。

        硕士生郭冬冬立下了做一名助力中非交流的外交官的志向。2015年在学院赴非调研专项课题资助下,郭冬冬赴尼日利亚田野调研三个月,这段经历让郭冬冬的非洲情怀更加浓烈,让他更加深刻理解中非合作的情谊,也更加明晰中国大国外交的使命与担当,他最终选择进入对外工作的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工作。

        浙江省十佳大学生、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张利萍,本科时就受到学校浓厚的非洲研究氛围熏陶。为了更好地了解非洲,她两度选择赴非洲教育扶贫,将减贫发展的理念、共同富裕的故事和灿烂悠久的文化讲到非洲去。“我给坦桑尼亚的孩子们排了《三字经》节目,这个节目后来也成为孔子学院的经典保留节目,孩子们特别骄傲,高年级的孩子还会充当小老师,自己组织排练。”提及在非洲孔子学院汉语支教的点滴,张利萍依旧兴奋不已。像她一样的志愿者,浙师大每年要送出去数十名。中国毕业生赴非洲就业创业、深造学习率逐年上升。在坦桑使馆工作的章剑坡、在非洲中国企业打拼的唐天燕等,他们和千千万万毕业生一起,在各条战线上默默工作,为中非合作发展贡献着青春和智慧。

        中非合作人才 为中非命运共同体提供有力支持

        师资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非洲“中国通”和中国“非洲通”的成长,得益于浙师大25年构建“中非合作”的特色师资队伍。非洲研究院师资由中国与非洲高水平学者组成,既有经人才交流机制引进的大使、参赞,也有本土培养的专家学者、青年博士。来自尼日利亚的迈克在中国拿到经济学博士学位后,把职业坐标锁定非洲研究院,成为解读中国的高产作者。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尼日利亚主流报纸《领导者报》《人民报》接连刊发迈克的文章,高度评价中非合作的累累硕果;在此之前《中国日报》发表迈克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经验的文章;尼日利亚《权威报》《领导者报》整版刊发展望中非合作前景的文章。“中国40年改革开放极大推动了非洲从2000年《经济学人》杂志所说的‘无望大陆’转变为十年后的‘崛起大陆’”“中国对待非洲常怀尊重之心。中国通过发展项目为非洲国家注入生命活力”……此类文章,迈克已发表70余篇。“我立志从非洲角度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我与中国人民的生活永远交织在一起。”研究院先后聘请了十位非洲籍学者,他们在战略研究、咨政建言、人才培养和公共外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氛围是人才培养的环境保障。“走进浙师大,一抬头就能‘遇见非洲’。”坐落在浙师大校园里的我国首座非洲博物馆,已经成为师生们乃至金华市民闲暇流连之处。百年前雕刻的丁卡族图腾柱,距今200年的南苏丹号角,“诞生”于3到5个世纪前的苏丹女神石雕……馆藏的近千件非洲文化艺术精品,为大众翻开了一册直面非洲的立体“教科书”。自2010年由非洲研究院创办以来,非洲博物馆每年免费接待国内外参观者逾万人次,并走进上海、杭州、宁波等地巡展,一次次刮起“非洲文化风”。

        平台是托举人才成长的有力载体。依托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单位、中非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外交部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等平台资源,以及中非智库论坛、非洲翻译馆、博物馆、数据库、非洲孔院和商务部、教育部援外培训基地、区域国别研究基地、孔院研修中心等平台,发挥非洲政治、经贸、法律、教育、语言、科技、文化等学科优势,将高水平科研成果和校内外平台资源整合转化为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资源,形成产学研用、政企校地协同培养网络,有力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综合竞争力得到全面提升。

        非洲有谚语:独行快、众行远。面对“一带一路”和中非合作的深入推进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中非无数个体要携起手来,同心同行,如一缕阳光温暖另一缕阳光,让一个梦想点亮另一个梦想,为中非命运共同体构建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

        (作者:王珩,系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教授、博导;廖思傲,系非洲区域国别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助理,本文系“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1ZDA129〕”成果之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