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6月17日 星期四

    为雨花英烈立一座史诗丰碑

    ——《雨花台》读后

    作者:许金晶 《光明日报》( 2021年06月17日 15版)

        《雨花台》 何建明 著 南京出版社

        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 烈士就义群雕 资料图片

        【读书者说】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的旅游古迹资源非常丰富,而每一处古迹,都对应着南京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提起夫子庙,人们想起的是江南千年科举历史;提起中山陵,人们想起的是孙中山先生的英雄事迹;提起总统府,人们想起的是纷繁变幻的民国政治风云……唯独雨花台这处古迹,是跟千千万万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而付出自己宝贵生命的英雄烈士的事迹紧密相连。

        一直以来,雨花台总是跟烈士陵园的定位联系在一起,但普通公众对于牺牲在这里的英烈的事迹,往往知之甚少,很多雨花英烈的英雄故事,也有伴随着时间长河的流淌而被湮没的危险。在今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开展之际,南京出版社推出的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先生的最新报告文学作品——《雨花台》一书,正是以纪实史诗的形式,真实记录并还原在雨花台牺牲的诸位代表性英烈的动人故事。相信这些英烈故事通过本书实现的阅读、传播与感思,能够让更多国人明白今日幸福生活之不易,继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勇前进。

    让英烈的生命历程还原

        作为报告文学作品的资深学者,何建明在《雨花台》的结构设计上,可谓煞费苦心。全书一共十八章,几乎每一章,都是围绕一个或一组在雨花台牺牲的英烈的动人事迹而展开。这种以人物为中心的写作方式,一方面承接了司马迁在《史记》中开创的人物纪传体的中国史学传统,另一方面也跟西方新史学注重叙事、强调历史叙事中作为主体的人的角色的回归一脉相承。

        更为重要的是,在本书讲述的诸多雨花英烈当中,除了邓中夏、恽代英等少数几位烈士的公众知晓度较高之外,其他诸如金佛庄、施滉、“保尔”等烈士,对于今日的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朋友来说,都是极其陌生的名字。正如何建明在书中自己讲述的那样——“他们的名字就是一尊尊丰碑,就是一首首诗篇”——何建明就是要通过对这些无名烈士的生命历程的还原,认真而虔诚地为他们立传,并借助于本书的广泛传播,让今天更多的朋友知晓这些平凡而伟大的名字、这些质朴而动人的故事。

        为了真实还原这些或知名、或无名的英烈事迹,何建明在相关史料的收集与梳理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仅就笔者个人的阅读观察而言,本书涉及的相关史料包括年谱、传记、回忆录、口述访谈、会议记录、历史档案、诗文作品等各个门类。这些史料或出自相关专业出版社的已出版资料,或出自各类档案馆的馆藏记录,或来自英烈身边亲友的相关访谈与回忆,或出自当时敌方相关人士的记述与档案……由于相关史料门类众多,出处不一,可以想见作者在搜集、整理、辨析这些史料时,所付出的心血与精力。作者在行文过程中,一方面将上述史料转化为流畅、生动、易读的转述文字,另一方面也注意大量原文摘引相关重要史料,使得本书在具备不俗文学价值的同时,其史学价值与意义也更加彰显。鉴于本书可能引发的较多阅读量与关注,这些英烈的相关一手文字,也能够通过本书,直接为广大读者所品读与感悟。这种以匠心写作、充分传播雨花英烈事迹的用意,实在让人生敬。

        尽管作者在本书中的写作,秉承着严谨、客观而用心的史家笔法,但这种史家立场,并不是把自己放在冷冰冰的写作客体的位置上。相反,本书洋洋数十万言,自始至终都饱含着作者对于雨花英烈的满满温情。比如第六章,在描写年仅19岁的贺瑞麟就义场景时,何建明这样写道:

        (面对党旗)他竟然笑了,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留给敌人的是一个共产党人面对死亡的微笑……

        一个19岁的年轻人告别世界时的微笑。年轻烈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与作为写作者的何建明对于烈士的敬重与赞颂一目了然。

        又如作者在最后一章的末尾,讲述对于雨花石的记忆时,他这样写道:

        看着它(雨花石)的斑斓,就像看到一位位为我们创造今天幸福的生活、建立伟大的国家的那些烈士们的容颜,就像能聆听到他们的心跳……

        正是有了作者以一颗同理心、去真切感悟雨花英烈们的生平与心灵境遇的经历,这样一部用心写就的英烈故事合集,才更加让人敬畏与期待。

    让人物的精神随信仰而行

        在《雨花台》一书中,最让笔者震撼和感动的,是邓中夏、施滉、“保尔”这三位雨花英烈的故事。

        借助于电视剧《觉醒年代》的热播,邓中夏的名字被社会公众热议,他作为北大进步青年学生和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之一的身份,也开始被大家所熟知。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邓中夏也是在雨花台牺牲的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邓中夏在革命处于最低潮的时候被捕,当时的他,在党内又正遭受着不公正的待遇。然而狱中的他,仍然坚守信仰,甘愿忍受种种酷刑,绝不出卖组织。甚至在就义之前,他还要给难友们讲授党课:

        一个人如果为了个人升官发财而活,那是苟且偷生的活,虽活犹死。一个人如果能为最多数的中国民众的利益活、为勤劳大众的利益而死,虽死犹生。人只有一生一死,要生得有意义,死得有价值。

        邓中夏的这些临终感言,至今听来,仍然让人热血沸腾、感佩不已。

        而作为五四时期清华学生领袖的施滉,曾到美国斯坦福大学深造,并成为美国共产党党员。在美国期间,他还写过《孙中山传》,是一位很有学术潜质的青年学人。然而在中国已经无法安静地放下一张书桌的时代里,施滉还是放弃在美国的学术事业,毅然回国,投身于紧张而残酷的革命事业,最终在雨花台壮烈就义。他牺牲后,美国共产党甚至把每年的1月1日作为“施滉日”来纪念,足见施滉在海内外进步事业中的影响力。

        跟施滉的经历颇为相似的,是化名“保尔”的许包野烈士的英雄事迹。从“保尔”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许包野献身革命事业的决心与勇气。他拥有哲学和法律两个博士学位,是曾经在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山大学有着五年任教经历的红色教授。在革命队伍中,他是海外学习时间最长(11年)、学历最高(双学位博士)、外文最好(懂多国语言)的一位革命者。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学富五车的知识分子,毅然服从组织安排,在革命形势最为艰难的时刻回国,先后在厦门、江苏、河南等地从事地下工作,最终被敌人折磨至死,年仅35岁。

        邓中夏、施滉、“保尔”——这三位烈士,在当时都经受过良好的教育,然而远大的革命理想与解放人民的坚定信念,让他们没有成为一个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舍弃自己原本可以安逸、稳定的个人生活,长期投身革命事业,不畏艰难险阻,不怕困难牺牲,最后都在雨花台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他们的生命虽逝,但其名字与精神,却永远铭刻在中华大地上。用何建明在本书后记里的话来说,就是“烈士的事迹不是单向和独立的,他们的血迹与足迹是融入历史洪流的”,而本书的用心书写,就是要尽可能“让人物跟历史风云走、让人物的精神随信仰行”。

    让鲜为人知的事获得呈现

        《雨花台》所写到的烈士多达三百余人,涉及各方面历史人物达一千多人,这样的创作密度与难度,在何建明40多年的报告文学创作中,是从未有过的挑战。面对这样艰巨的创作任务,何建明确立的创作主线是:“让鲜为人知的事获得呈现,力图让公众熟知的事更真实、精彩、生动、深刻呈现。”也就是说,只有让党史和革命史“立”起来,“活”起来,让当代人对它产生亲近感、触摸感,抵达人们的情感世界和灵魂深处,才能真正地让历史发挥教育与传播价值。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指出,在雨花台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他们的事迹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他殷切希望江苏:“要注意用好用活这些丰富的党史资源,使之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而这部精心打磨的由雨花英烈动人事迹构成的《雨花台》,定能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在推进“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进程中,发挥其独特而重要的价值。

        (作者:许金晶,系北京大学南京校友会副秘书长、作家)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