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有五十年“路龄”的老交通科技工作者,值此建党100周年之际,回眸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我更加深刻地感悟到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无比正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公路总里程仅8.07万公里,铁路里程仅2万多公里,交通极为不便,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我对此深有体会。当时,母亲忙于工作,我出生后不到一岁,便被送至30公里以外的外婆家抚养。由于不通公路,往返需2天时间,所以母亲很少回来,一年到头见不到妈妈成了我童年记忆中永远的痛。
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公路交通与铁路交通有了很大发展。公路总里程增加到80多万公里,铁路里程增加到4.6万公里,交通运输紧张的矛盾有所缓解,但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百姓出门乘车难的问题仍十分突出。记得1976年寒假,为了从西安乘火车回长沙过年,我凌晨三点起床骑自行车去车票预售处排队,才购得一张西安至武汉的硬座票。到了武汉后,排了三天的队仍没买到去往长沙的火车票,最后拼尽全力才抢到一张站票,且因晚点和拥挤,在车上不吃不喝地站了十几个小时才到长沙。
再看看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后的今天:至2020年底,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近52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从无到有,达16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铁路的运营里程达14.6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约3.8万公里,居世界首位。私家车已走进城乡百姓家庭,全国的汽车保有量已超过2.8亿辆,亦居世界首位。主要运输方式客运总量由新中国成立前的1.3695亿人增至96.65亿人,货运总量由1.6097亿吨增至464.40亿吨,均跃居世界首位。
现在全国基本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有条件的行政村还通了公交车,老百姓出行从未像今天这么便捷。
20世纪70年代初,我有幸参加了湘黔铁路建设的大会战。当年筑路的机械设备很少,主要靠人海战术。全线集结了上百万的民工,土石方开挖、凿炮眼、开山放炮靠人工,土石方运输靠肩挑和手推车,路基压实靠人工打夯。
为了改变我国的落后面貌,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就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并将其一以贯之长期坚持。交通行业主管部门一方面积极组织科技攻关,开展自主创新,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攻克了设计、施工和装备制造方面一系列技术难题,使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开发了系列的施工装备,全面实现了交通基础设施施工装备的国产化,极大地解放了劳动生产力,显著提高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和建设速度。先后攻克了穿江跨海的长大桥梁、超长隧道的设计、施工关键技术,建成了以青藏铁路、港珠澳大桥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令世界惊叹的超级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先后开发了冻土、黄土、沙漠、膨胀土、山区等不良土质、不良地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系列技术,为公路和铁路向老少边穷地区延伸提供了技术保障,有力地支撑了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自主研发了高速铁路成套技术,并全面应用于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我国普通百姓的交通出行条件。今天,中国的高铁技术已成为中国的一张靓丽名片。
当今世界的竞争实际上是科技实力的竞争,其本质是人才的竞争,而识才、爱才、惜才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以前,党就曾为保护人才与当时的反动政府进行过殊死斗争。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培养交通运输领域的人才,全国先后举办了十多所交通类大学,为交通运输行业输送了数十万高级专门人才,为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奋战在交通运输行业的科技工作者结合我国交通发展的战略需求,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在解决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中创新,攻克了交通运输领域的一道道工程建设、管理、运营和装备研发的技术难题,获得了数十项国家科技奖励和国际大奖,将我国交通运输的科学技术提升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在实践过程中培养造就了一大批由两院院士、设计大师、大国工匠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他们传承了詹天佑、茅以升等老一辈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家国情怀,一直默默耕耘在交通科技创新的前沿,引领并支撑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托举着明天交通强国的希望之光。
今天,我们正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为我们擘画了一幅以“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为主要特征的中国未来交通的壮美画卷。我们看到,交通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正搭乘着高速磁悬浮列车、国产大飞机和未来运载工具呼啸而来,自动驾驶的新能源汽车正满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朝着“双碳目标”和“交通零事故率愿景”奔驰而去;以“6轴7廊8通道”为主骨架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将把党的关怀和交通强国的实惠送至千家万户,送到亿万百姓的心上;交通基础设施的低碳建养、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智慧运营、智慧管理和智慧出行将使中华大地的天更美、山更秀、水更清,交通出行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适,百姓的生活更幸福、更美好。
(作者:郑健龙,系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沙理工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