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26日 星期三

    继承遗志,努力攻克种业“卡脖子”问题

    讲述人:隆平高科有限公司水稻育种首席专家 杨远柱

    作者: 《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26日 09版)

        【一线讲述】  

        1981年我大学毕业,此后11年间都在怀化农科所从事常规早稻育种。1993年6月,袁老师来到我的试验田考察,高度肯定了我的技术路线和主攻方向。在袁老师指导下,1999年我带领团队育成至今为止国内外育性转换起点温度最低、制种最安全的温敏核不育系株1S,并被广泛应用。

        2007年进入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后,在袁老师的直接关心与支持下,隆平高科在国内率先建立起“以企业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水稻商业化育种体系,夯实了中国种业第一的地位,并跻身世界种业十强。

        2007年,隆平高科开始杂交水稻海外“本地化”育种,先后建立了菲律宾、巴基斯坦、印度、越南四个海外育种站,目前在海外审定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达27个,年销售收入近2亿元,为实现袁老师的“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迈出了坚实一步。

        今年3月7日,我在海南基地向袁老师汇报科研进展时,他再次强调,“中国是人口大国,粮食决不能出问题”,并希望我带领团队继续为杂交水稻发展作贡献。

        先生已逝,言犹在耳。继承袁老师遗志,我定会全力以赴攻克种业“卡脖子”问题,为杂交水稻事业薪火相传贡献力量。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王斯敏、龙军、张胜、禹爱华、李慧、蒋新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