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25日 星期二

    透视一隅探寻文化的肌理

    ——读朱法元“幕阜叙事”系列散文

    作者:毕海 《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25日 16版)

        幕阜山风情。许甫金/绘 选自《山魂》

        幕阜山古名“天岳”,大禹曾登此治水,“三苗”“九黎”在此起源立国,三闾大夫在此魂归汨罗,惠南禅师在此开宗立派,秋收起义革命枪声在此响彻,花灯古戏名入非遗……朱法元“幕阜叙事”系列散文《天脉》《山魂》(知识出版社2021年3月出版)通过细致梳理和精心勾连,让湘鄂赣三省交界的幕阜山显现出厚重的文化分量,充分彰显中华文化的悠长、力度和复杂情态。

        在《天脉》中,作者以家乡幕阜山区为审视对象,从地方文化构成所包含的“地灵”和“人杰”两方面展开爬梳,呈现幕阜文化的前世今生。“地灵”篇围绕幕阜地区的名山古刹进行钩沉,通过今昔对比的观察和慨叹,将幕阜山区自然风光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娓娓道出。从幕阜山、黄龙山、大雾山到汨水源、石钟山、西坡岭,作者关注自然风光的雄奇险峻,更关切风景背后的幕阜文化况味和历史流转。“人杰”篇以时间为纬,细腻勾勒幕阜山的文化精魂,提炼出幕阜文化的内涵、形态和价值。由魂归汨水的伟大诗人屈原、杜甫到双井之子黄庭坚,从爱国名将方琼到现代古琴艺术家查阜西,从石牛寨草莽英雄罗孝芬、汤旷到当代“工匠精神”代表宁红茶掌门俞旦华,夹叙夹议,既表达对幕阜文化先贤及当代精英的崇敬和赞颂,同时展开对文化传统的审视和反思。借由对幕阜山文化基因的深入考察、探寻和思考,《天脉》完成对幕阜文化历史传统整体性的构建。

        如果说,《天脉》意在唤醒乡忆,钩沉幕阜文化历史,那么《山魂》则旨在记录乡愁,展示山乡现实风情。一方面,新时代的幕阜山区在现代都市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下,不可避免地受到侵袭,山村面临现实困境,包括“留守妇孺”的无奈、山民生活的艰辛、面子文化的可悲可叹、不良习气的蔓延、欲望的疯狂扩张等,让作者感慨于当前幕阜山乡发展路途的崎岖;另一方面,幕阜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又让幕阜山村文化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自我更新发展的能量。这就是山民挺拔的“脊梁”,是民族文化精神,是幕阜山文化之魂——“山魂”。山魂既体现在仙老、红君和阿春等文化人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的文化担当,也体现在五哥、李存忠等普通山民自觉对幕阜品格的恪守,更体现为新一代山村少年对知识的殷切期盼和渴求。他们延续了屈原、杜甫、黄庭坚、陈寅恪等人的文化血脉,成为新时代山民的山魂。在作者看来,幕阜文化,既是历史,也是文化的现在和将来。审视总体性“幕阜叙事”从历史到当下的时代变迁,作者表达了赓续再造被长期“遗漏”的幕阜文化的信心。

        《天脉》《山魂》系列散文的叙事者是作者的化身,是一位“城市返乡者”,也是典型的现代知识者。他全心投入对幕阜文化的观察和思考,始终贯穿着文化再造的理性自觉,聚焦幕阜文化的现代传承问题。他写道:“一部崇高伟大的中华传统文明史,是祖祖辈辈的炎黄子孙用一件件不起眼的、浸泡在日常生活里的小事编制而成的。”作者探寻幕阜山的文化基因和历史密码,目的是为当代幕阜文化的重建提供借鉴和路径。

        值得注意的还有“幕阜叙事”所显现的语言形态。《天脉》以线性历史描述“地灵人杰”地方文化的发展,意在勾勒幕阜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多采用半文半白的语句及表达,注重辞章的锤炼,古朴生涩构成一种历史感。而在《山魂》中,作家呈现山民当下的生存状态,表现幕阜山区的现实生活和文化变动,语言更为通俗流畅,一般会使用生动的口语。显然,这是作者有意的文体语言实践,契合整体表现“幕阜叙事”的历史形态和演进路径。

        讲述中国故事,表现和传承中华文化是时代对文学的要求,也是作家需要主动承担的责任。但面对广阔、富饶的中国大地和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应该如何进行准确有效的选取、表征和赋形,还是要从具体的地方路径进入。只有深入地方文化的内蕴,才能洞悉中华文化的深层肌理。《天脉》一书的前言说道:“发现历史,只是展示了事物的表象;发现文化,才是找到了事物的真谛。”文化需要发现,更需要传承更新。接受了幕阜地域的文化、精神和遗传的朱法元,通过“幕阜叙事”呈现幕阜地方文化发展传承的源流,探寻构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具象形态和现实路径。正如学者李怡所指出的,“地方”不仅仅是“中国”的局部,“地方”也是一个又一个不可替代的“中国”。《天脉》《山魂》系列散文的文化书写,既是在为幕阜地方文化立传,又何尝不是对文化中国的再塑和重构?

        (作者:毕海,系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