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24日 星期一

    三坊七巷,定格“旧岁月”、焕发新活力

    作者:陈亮 《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24日 16版)

        【讲述】

        讲述人:福建省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陈亮

        3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福州古厝和三坊七巷保护修复等情况。我作为三坊七巷保护工作亲历者陪同介绍,深感责任重大。

        1987年,少年的我暂住在福州市澳门路姑父家,时常到南后街逛街,街上有不少灯笼、纸伞和裱褙店,那时的我觉得这是一条古老、沧桑又凌乱的老街。

        三坊七巷的保护始于1991年。当时,林觉民、冰心故居面临改造拆迁,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文物工作现场办公会,推动制定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和保护规划。这次会议,奠定了福州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基石。

        1996年,我开始负责编制福州名城保护规划。2005年8月,福州市委市政府成立三坊七巷保护领导小组,着手全面保护工作,我们研究院负责编制保护规划。我带着规划项目组和勘测院,对三坊七巷所有院落进行入户调查。我们发现,这里藏着许多惊艳的明清建筑,巷陌中名人故居荟萃,实是璞玉蒙尘。在阮仪三、王荣慧、赵中枢等专家学者指导下,三坊七巷的规划保护顺利开展起来。

        研究院还承担了三坊七巷中除国保单位之外150处文保单位、历史建筑的修缮保护设计等工作。截至目前,三坊七巷保护累计投入近50亿元,保护修复工程基本完成。我们还开放了大量文物保护单位,作为面向民众的博物馆和文化展示点,让三坊七巷成为福州城市文化的金名片。

        现在,三坊七巷年游客量连续五年突破千万人次。漫步其间,巷弄相连,被誉为中国“里坊制度活化石”的三坊七巷定格了历史,也焕发着新的活力。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陈之殷、张胜、高建进、王斯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