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镜头】
“我的家乡在福建泉州洛江区最北端的虹山乡。在外人看来,虹山乡就像貌不惊人的地瓜,带着土味和贫瘠的标签。但是近几年,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让所有人都看到了虹山也有地瓜那沁甜的内核。这份沁甜,就是脱贫攻坚酿造而来的。”这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19级硕士生、宣讲团团长彭紫荆,在为广州广铁一中的学生们讲授党课。
教室里、屏幕前,学生们听得聚精会神,有的还不时拿着笔做笔记。彭紫荆从自己的家乡福建对口帮扶宁夏切入,结合电视剧《山海情》片段,生动具体地讲述了宁夏西海固人民在党和国家扶贫政策的引导下,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不断探索脱贫致富路径,通过奋斗获得美好生活的故事。
2021年3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与广铁一中成立党史学习教育学生宣讲实践基地,承担了广铁一中校本课程“学党史,担使命”授课任务,共同探索党史学习教育新模式。宣讲团主要成员由2019级硕士生党支部的党员组成,全部是90后学生党员。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我们要把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里。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善于用历史的眼光认识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党委副书记赵云慧说。在学校党委及学院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北师大历史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学生宣讲团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已完成四周的授课任务。
如何讲好一堂党课?如何使内容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这些是宣讲团经常思考的问题。
“图难于易,为大于细。我虽不是党史专家,教学经验也不丰富,但我明白,宣讲不仅仅是说道理,更应该在叙述上下功夫,在细节处做文章。”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19级硕士生常家玮,在一次次“磨课”中有了这样的体会。
教育者先受教育。以“浸入”代替“灌输”,宣讲团党支部每月按时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和理论学习,学习中央最新精神;党小组定期研读原典原著,还到北京各大博物馆搜集红色文物素材,做好资料整理。同时,怀着崇敬的心情反复研读红色历史故事,带着感情试讲、带着使命试讲,努力让学生听得懂、记得住、悟得深。
宣讲团的90后和广铁一中的00后在相互学习中共同成长,相得益彰。广铁一中高一学生卢雅说:“学党史,跟党走,担使命,当自强。在党史学习过程中,我更加深刻地领悟了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身上所展现出的崇高品格和闪耀着的宝贵精神,值得我用一生的时间学习。”
广铁一中教师崔迎表示:“北师大的学生们准备的课程内容史料丰富、贴近生活,讲课风格活泼多样,让听课的学生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有了更深、更广的了解,也值得我们一线教师学习。”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基地的建立,是课程思政的新尝试。通过构建一个大学生给中学生讲党史的平台,使青年人在讲述的过程中,教学相长,彼此成就。
(本报记者 靳晓燕 本报通讯员 黄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