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17日 星期六

    彼美玉山果

    作者:李俏红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17日 11版)

        金华乡间有民谣,“香榧熟,衣食足”,香榧是山区乡民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香榧树寿命长达三五百年,故有寿星树之称。香榧在民间又被称为“吉祥果”“幸福果”。

        有一次,听说在磐安县有一株1000多年的香榧树,我不大相信。当我真的在半山腰看到那把撑在山坡上的绿色巨型大伞时,一下子被震撼了。高大的香榧树给人鹤立鸡群的感觉,梳子似的叶片间挂着一颗颗青绿果子。村里一位老者说:“我出生的时候榧树就这么大了,我今年80岁,越来越老,早已吃不动香榧,可这株榧树却越长越好。别看它年纪大,每年产量可不低。”他告诉我,这株1000多年的榧树被誉为“香榧王”,现在每年还能产香榧700公斤以上。周边的山坳里有600余株的古香榧群,这儿是中国最古老的香榧群落聚集地之一,其数量之多、树龄之长、长势之好为世所罕见。

        相传,北宋苏轼、南宋叶适等历代文人墨客都曾到此云游,并留下了赞美香榧的诗篇。北宋诗人苏轼《送郑户曹赋席上果得榧子》一诗云:“彼美玉山果,粲为金盘实。瘴雾脱蛮溪,清樽奉佳客。客行何以赠,一语当加璧。祝君如此果,德膏以自泽。驱攘三彭仇,已我心腹疾。愿君如此木,凛凛傲霜雪……”此诗把香榧一捧再捧,后人称之为赞颂香榧的“天下第一美文”。史上磐安属东阳,因为苏轼称香榧为玉山果,清道光《东阳县志》就有载:“榧实,一名玉山果。”

        清朝诗人周显岱,磐安玉山铁店村人士,在《玉山竹枝词》中描写了深秋时节,村人炒制香榧时全村弥漫着浓郁榧香的诗意场景。诗句云:“登道金蒙历道场,杜家岭外已斜阳。秋风落叶黄连路,一带蜂儿榧子香。”黄连(新中国成立后改名黄里),地产榧,细而长,味最佳。《浙江通志》亦记载:最佳者,细而长名蜂儿榧,种不多得。目前磐安境内仍有许多与“榧”有关的村庄和地名,如榧里、榧坞、板榧、榧树下、榧树岭等,均可觅得香榧生长的历史痕迹。

        《榧坞种杏堂周氏宗谱》记录,磐安县在唐代就已开始种榧树,而玉山是我国香榧的最早栽培地之一,至今已有 1300余年的栽培历史。事实上,从唐代开始,金华地区的香榧干果就已被列为朝廷贡品。

        南宋学者叶适《蜂儿榧歌》诗云:“平林尝榧啖狸蛮,玉山之产升金盘。……后来空向玉山求,坐对蜂儿还想象。”这位淳熙年间的榜眼,直截了当说,平常的榧子只是供粗俗人吃的,只有玉山的榧子能“升金盘”,堪称精品。于是感叹这种珍稀香榧,经常是求之不得而辗转思之。

        香榧生长慢,一旦挂果就是三代同树,年年有收成。香榧在民间有“三生果”之称,香榧从开花到结果需要近800天,如此长的成熟期,足以吸纳天地之精华。“千年榧树三代果”,每年香榧成熟之季,农户就要开始一个多月的辛勤劳作。第一关是采摘。等到白露时节,香榧的青绿色外皮微微开裂了,即到了采摘的季节。因为一个枝条上是三代同堂的:有今年采摘的大香榧,有明年才成熟的小香榧,还有刚刚出生的香榧宝宝。这就决定了香榧只能徒手采摘,没有办法用竹竿敲打,因为一敲打,就会把明后年的小香榧都打落了,那之后只能喝西北风了。所以,农户都会扛着特制的蜈蚣梯,爬上十米甚至几十米高的大树,一颗颗采摘,极为辛劳。

        香榧外壳如核桃般坚硬,吃起来极为不便。以前我都是用牙咬开,不小心用力过度,整个香榧就碎了。后来有人教我吃香榧的诀窍,就是香榧果一端有两个白点,俗称“西施眼”,只要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这两点,用力一捏,壳就开了,既方便又充满趣味。尝试几次后,果然得心应手。闲来无事,家人围坐品香榧,满口爽脆,齿颊留香。

        相传,王羲之定居会稽山阴时,常与朋友聚会喝酒。喝酒要有下酒料。王羲之喝酒,必须有香榧;只要有香榧,便置其他山珍海味于不顾。于是,留下了“无榧不醉酒”的佳话。

        千年榧树是“长寿树”,常被民间作为“树菩萨”供奉,其果实被称为“千年圣果”,与酒匹配,自然毫不逊色。

        “银甲弹开香粉坠,金盘堆起乳花圆。乞君东阁长生供,寿我北堂难老仙。”宋代诗人何坦曾向东阳人郭德谊讨要香榧,并写下《蜂儿榧》一诗。诗人在诗中点明主题,乞香榧是为了在厅堂长生供奉和祝福母亲成不老神仙的。理由可信,孝心可嘉。这说明古时人们就已经把香榧视为干果中的珍品,并在重要场合用于供奉,并成为长寿的象征。

        (作者:李俏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