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界面】
刚刚过去的3月,平台经济密集进入大众视野。只是更多的不是以我们日常网购、订餐、叫车时使用的“工具”的身份出现,而是以“被某某对象”的身份。
被处罚对象、被点名对象、被投诉对象、被监管对象——3月初,五家社区团购企业因不正当价格行为被市场监管部门开出罚单;央视3·15晚会点名网络招聘平台泄露用户信息;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数据,2020年消费者投诉举报中电商平台占比较高;3月15日出台的《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制定了一系列规范交易行为、压实平台主体责任的举措。
在3月15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国平台经济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要着眼长远、兼顾当前,补齐短板、强化弱项,营造创新环境,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规范健康持续发展,这是平台经济未来要走的路。就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总是伴随着愉悦和烦恼、成就和失误。但与之相比,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其健康成长,对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的平台经济而言,亦是如此。
从“孩童时代”到“青年时代”
规模越来越大,问题也越来越多
【数据】
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业务收入12838亿元,同比增长12.5%。互联网平台服务收入增长平稳,2020年实现业务收入4289亿元,同比增长14.8%。直播带货、社交团购等线上销售方式持续活跃,以提供生产制造和生产物流平台服务为主的企业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网络购物,手机订餐、叫车、买菜,在线招聘,远程就诊,在线教育……近年来,我国平台经济迅猛发展,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让生活更加便利。其层出不穷的新业态、新模式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平台经济在过去十多年日益成长,产业规模不断上升,在电子商务、搜索引擎、知识问答、文化娱乐、社交媒体、金融支付等领域培养出规模巨大的平台企业,网民规模、日活用户、交易总额等指标全球领先,而且呈现持续增长态势,这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基础。”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告诉本报记者,平台对实体经济的带动作用也日益显现,以平台为依托的线上实物商品零售额接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四分之一,线上服务消费快速增长。线上线下融合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增长动力,也为平台经济自身创造了新的增长点。
但与此同时,“任性”生长的平台经济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同一打车软件,同样的出发地和目的地,不同的人使用价格却大相径庭,这样的“大数据杀熟”案例在通过平台购买机票、预订酒店、订外卖时屡见不鲜;直播带货商品看上去很“美”,实际物品却货不对板甚至存在质量问题;个人信息被软件过度收集或被肆意泄露;虚假广告泛滥,造假链条“环环相扣”……平台的种种不良行为严重侵害了消费者权益。
此外,赢家通吃定律也导致在平台上经营的商家被平台强迫“二选一”时,往往无力抵抗。即便是体量更大一点的企业在面对庞大的平台时,同样没有太多话语权。头部平台往往凭借其资本优势涉足多个不同领域不断横向扩张,导致垄断、抑制创新和公平竞争、数据安全风险等问题凸显。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时建中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做过一个比喻:十多年前,我国的互联网经济还处在“孩童时代”初创阶段,现在开始步入平台企业为代表的“青年时代”,某些平台企业成长为巨型企业。在初创阶段,互联网经济需要鼓励、包容与引导,以支持其创新精神和发展机遇,但发展壮大之后,在继续给予支持与引导的同时,还应让其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从监管的角度看,平台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形态,其不断孕育出的“社交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模式,在参与主体、经营架构、交易流程乃至信息传播方式等方面均有别于传统的网络交易活动,而针对这些平台的监管却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促使平台经济抱着侥幸心态“肆意放飞”。
从野蛮生长到监管加码
规范发展才能走得更远
【现象】
从去年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出现“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提法,到之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反垄断重点任务多次提到平台企业;从《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发布,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国家支持平台企业创新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同时要依法规范发展”,无一不释放出明确的信号:监管已经“长牙”,平台经济必须加快脚步告别野蛮生长。
事实上,对平台经济的监管和约束信号可以再向前追溯: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建立健全适应平台经济发展特点的新型监管机制,着力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去年“双11”到来前,密集出台的监管新规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市场监管总局先后出台《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随后联合中央网信办、税务总局召集27家主要互联网平台企业,举行规范线上经济秩序行政指导会,此后又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平台经济迎来强监管“组合拳”。
值得注意的是,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简称《办法》),对饱受诟病的平台强制“二选一”、“直播带货”经营者定位、平台及经营者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等问题均有所回应。《办法》规定平台不得通过搜索降权、下架商品、限制经营、屏蔽店铺、提高服务收费等方式限制经营者自主选择在多个平台经营;要求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对网络交易活动的直播视频自直播结束之日起至少保存三年;明确网络交易经营者在收集、使用个人敏感信息前,必须逐项取得消费者同意,且未经被收集者授权同意,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提供。
在赵萍看来,目前陆续出台的监管举措,对准了平台经济当前表现比较突出的如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问题,以遏制资本无序扩张。同时不断完善平台经济发展的相关规制,保护消费者和相关经营者合法权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保障公平竞争。
监管是为了促进平台经济规范有序创新健康发展。3月15日举行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也明确,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把握平台经济发展规律,建立健全平台经济治理体系,明确规则,划清底线,加强监管,规范秩序,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国内和国际,促进公平竞争,反对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要继续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为目标,反对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宗旨,注重保护消费者权益和个人隐私安全,在平台经济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赵萍说。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师张新红指出,要提升对平台经济的认识,加强研究新经济的发展规律和成长机制。坚持底线思维,包括安全的底线,即用户数据保护等方面的底线;消费者利益的底线,即平台不能侵害消费者和平台参与者利益。要对各行各业、各种形式的平台经济分类施策,协同监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创新监管手段,用数字技术监管数字经济。
从“收租平台”到创新平台
平台经济应实现更大作为
【案例】
去年,一篇被大量转发的文章《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揭露了平台通过“精准计算”和规则设计,让顾客收到外卖的效率更高,平台收益更高,外卖小哥却越来越没有喘息的时间。其实,不只外卖小哥“被困在系统里”,入驻平台的商家同样有此感受。“在外卖平台上遇到过‘二选一’的问题,如果店铺要上两个有竞争关系的平台,佣金就要从16%提升到21%。”广州一家甜品店老板曾对媒体表示。原本能更好服务实体经济、能更高效配置资源的平台经济,怎么就陷入了“收租平台”的怪圈?
平台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推动技术和产业变革朝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加速演进,有助于贯通国民经济循环各环节,也有利于提高国家治理的智能化、全域化、个性化、精细化水平。
但是,在平台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经营乱象也屡见不鲜。一些平台热衷赚快钱,通过抬高服务费率等手段从商家身上攫取高额利益,伤害线上商家的同时也损害消费者利益。还有些平台热衷于利用资金、流量优势通过补贴大战抢占市场,以不正当价格行为扰乱市场价格秩序,但占领市场后很可能大幅抬高价格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侵害消费者权益。
着眼于“收租平台”、热衷于补贴混战,这对于能通过网络高效配置资源的平台经济来说,无疑是一种资源浪费。平台经济应着眼于更大的天地,有更高的追求,实现更大的作为。对此,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要推动平台经济为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服务,加速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先进制造业,支持消费领域平台企业挖掘市场潜力,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和引导平台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基础研究,夯实底层技术根基,扶持中小科技企业创新。
事实上,平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大有可为。从被外国人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的扫码支付,到新冠肺炎疫情中出现的健康码、AI诊断技术等,都是平台经济在创新方面的生动实践。
“这次会议提出很多好的决策建议,相关政策一定要贯彻好,有关部门在执行这些政策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创新力度,在保障平台经济不越过底线的同时加快发展平台经济。”张新红说。
赵萍表示,要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充分发挥平台经济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带动作用,促进生产要素的循环流转和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有机衔接,建设强大国内市场,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同时,要出台实施相关激励政策,支持和引导平台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有优势的平台企业要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扶持中小科技企业创新,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带动作用。
(本报记者 陈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