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报道】
国家统计局3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工业、服务业、消费、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均出现大幅回升。同时,国家统计局通过计算两年平均增速试图剔除低基数的影响,并发布了相应的统计数据。
“从同比数据看,受2020年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影响,主要指标同比增速较高,扣除基数影响,主要指标增势平稳,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在3月15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
剔除低基数影响看增长
“去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影响,主要指标同比增速都出现大幅度下降,由于原来基数的大幅度下降,而显著抬高了今年1至2月份的同比增速。我们通过计算两年平均增速试图剔除低基数的影响。”刘爱华告诉记者,“从这些数据综合来判断,经济总体上处于恢复进程中。”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至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1%,比2019年1至2月份增长16.9%,两年平均增长8.1%,为近年来同期较高水平;1至2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31.1%,比2019年1至2月份增长14.1%,两年平均增长6.8%。1至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737亿元,同比增长33.8%,比2019年1至2月份增长6.4%,两年平均增长3.2%。1至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5236亿元,同比增长35%,比2019年1至2月份增长3.5%,两年平均增速为1.7%。
“同比指标呈现了大幅增长是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和基数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刘爱华指出,一是支撑经济稳定恢复的因素持续显现;二是外部需求有所改善;三是就地过年对工业生产起到提振作用。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就业是民生之本。1至2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48万人。1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4%。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比上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城镇调查失业率同比回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将带动就业需求扩大,稳就业政策持续发力,有利于就业形势的稳定。去年年初受疫情冲击影响,2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一度达到6%以上。在一系列稳就业政策支持下,各地加大了稳岗扩岗激励政策,多渠道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2020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达1186万人,远超年初设定的目标。
近年来,我国第三产业就业占总就业岗位近一半,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主渠道。刘爱华指出,今年随着疫情防控效果的持续显现,服务业将呈现恢复性发展。1至2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比2019年同期增长14.1%,两年平均增长6.8%。从市场预期看,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3.2%,高于上月7.9个百分点。在这种趋势下,服务业将更好地发挥就业的“蓄水池”作用。
此外,各地区、各部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支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壮大,各种各样的灵活就业模式层出不穷,这些都有利于带动就业岗位的增加。
创新动能稳步增强
1至2月份,高技术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13%,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2%,明显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8.1%的增速;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0.6%,两年平均增长1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0.7%;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新产品的产量两年平均增速达到30%以上……新产业快速增长,新业态增势较好,新产品不断地成长壮大,中国经济创新动能稳步增强。
同时,市场活力继续提升。从生产要素角度观察,生产要素趋于活跃,1至2月份全社会货运量同比增长48.1%,两年平均增长7.5%。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2.2%,两年平均增长6.1%。企业预期总体向好,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50.6%,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1.4%,都是连续12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整体企业的预期是在向好。
“综合上面情况判断,今年1至2月份经济运行延续了去年以来的稳定恢复的态势,经济循环日益畅通,市场预期不断改善。”刘爱华表示。
稳定恢复有信心
“从1至2月份经济运行的主要数据情况来看,可以说2021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恢复的态势是有基础、有条件的。”刘爱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
从趋势上来看,今年1至2月份主要指标不管从同比增速来看,还是两年平均增速来看,都延续了2020年二季度以来的稳定恢复态势,这种延续为整体经济的持续恢复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要素支撑看,中国经济的物质基础比较雄厚、产业体系完整、市场空间广阔、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日益彰显,是应对各类风险挑战、支持经济持续恢复的信心所在。
从政策支撑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宏观政策要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转弯,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完善,进一步巩固经济基本盘。这些政策对经济形势的复杂严峻是有预见性的,也是有准备的。
“尽管当前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还是比较多;国内疫情防控的压力犹存,经济恢复的基础还不太牢固,但是支撑经济稳定恢复的有利因素是比较多的,经济有基础也有条件延续恢复态势。”刘爱华强调。
(本报记者 张翼 董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