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12日 星期五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意蕴

    作者:辛鸣 《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12日 11版)

        百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革命实践创新相互激荡、相互促进的历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化发展引领中华民族在伟大的社会革命中一步步迈向伟大复兴,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指向的中国社会革命伟大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次次实现历史飞跃。讲清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向共进的内在逻辑,是更好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课题和重大政治命题。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伟大梦想、历史进程、现实运动的有机统一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在某一时间点上实现的某一具体目标,更不是重回历史某一时间点的某一发展状态。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引用了三句诗词,“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可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实现伟大梦想、历史进程、现实运动有机统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旗帜,给予中华民族前赴后继、一往无前的强大引领,承载了中华民族对更加美好社会和更高发展状态的希冀与追求。通向这一梦想的奋斗没有休止符,中国社会和中国共产党每一项历史任务的完成都是使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条件更加充分,每一个奋斗目标的实现都是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崭新起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人类社会进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涵也不断丰富拓展,伟大复兴就在我们奋斗的正前方。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不懈奋斗的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把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称作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充分展现了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展现了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坚定决心,展现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能力。英勇抗争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奋斗到最后一滴血是如此,独立自主走新路、使中国这个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是如此,解放思想敞开胸怀、在改革开放中大踏步赶上时代是如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同样是如此。这一历史进程从未中断,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前赴后继、不懈奋斗,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接力跑”就是对历史进程的形象表达。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我们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可以这样理解。作为“现实的运动”,伟大复兴不因梦想远大而缥缈,也不因任重道远而懈怠。中国社会每时每刻正在进行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改革创新,中国社会已经干成和正在干的一切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形态和现实形态。当代中国一切的制度安排、一切的政策导引都是致力于改变与伟大复兴不相符合的“现存状况”,通过阶段性目标一步步为走向更加美好社会、实现更好发展奠基铺路,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表明伟大复兴就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努力奋斗,在与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中真正感受到伟大复兴就是“人生出彩”“梦想成真”。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世界历史的关系:民族是世界历史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实践主体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民族事件更是世界事件。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放置于世界历史进程中谋划考量,在推进世界历史的进程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近些年来,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去经济全球化、反经济全球化的动作频频,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举起了捍卫、推动、改善经济全球化的大旗。经济全球化是历史进步的客观现象和必然趋势。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清醒地认识到,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力量只有在世界历史的意义上才可能真正存在,更加美好的人类社会发展状态也只有在世界历史的意义上才可能真正实现。所以,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在各种国际场合倡导推动经济全球化,更通过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建设自由贸易区等推进全球经济治理的举措,推动建构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新样态。

        人类社会在走向世界历史的进程中,不能也不可能否定、消解民族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恩格斯指出:“一个大民族,只要还没有实现民族独立,历史地看,就甚至不能比较严肃地讨论任何内政问题。无产阶级的国际运动,无论如何只有在独立民族的范围内才有可能。”“不恢复每个民族的独立和统一,那就既不可能有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也不可能有各民族为达到共同目的而必须实行的和睦的与自觉的合作。”民族是世界历史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实践主体。在全球资本高度集中起来跨国界流动的背景下,民族和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互相往来”“互相依赖”更加紧迫,而这一切必须首先建立在“每个民族的独立和统一”乃至复兴的基础上。

        这一逻辑与中华文化精神也是相通的。中华文化强调“和而不同”,世界中的国家和民族不能被一种制度、一个模式格式化。“和”是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的,如果一味追求“同”,否定和排斥“不同”,不仅不能使世界得到真正发展,反而会使世界走向衰落。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之所以优于西方霸权帝国模式,就在于它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充分自主发展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世界新样态。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建设应者云集,就在于它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各国的大合唱。马克思、恩格斯坚信,未来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从人的角度讲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从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民族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直接、最基础、最深层的社会关系。因此,从民族的角度来讲,一切民族的自由发展一定要以每个民族的自由发展为前提。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逻辑,从而成为21世纪人类世界历史进程中最亮丽的风景线、最强劲的动力源、最宏大的社会历史活动。

        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形态

        马克思主义是“改变世界”的现实运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理论的与时俱进,更是实践的伟大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表明,只有通过发展社会主义、走向共产主义,人类才能真正实现解放、实现真正的解放,这一人间正道不仅没有过时也永远不会过时,而且正以铁的历史必然性在现代社会渐次展开。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了世界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振兴,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形态。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背景下让科学社会主义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发展中国家的条件下全面建设现代化,在14亿人口的国度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在为西方主导的世界格局中实现大国的和平发展等,都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全新的事情、全新的探索、全新的实践。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断推进,这一切正在变为和已经变为现实。

        这一切来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来自立足中国国情、彰显中国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论是从理论逻辑还是实践逻辑讲,“中国特色”名为“特色”,但眼光是世界的,情怀是人类的,思维是整体的,思考的是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平发展这一普遍问题;回应的是如何让一个社会中更多的人过上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这一共同期待;体现的是在生产力框架下如何让制度更加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并推动生产力向更高水平发展这一一般性规律。我们不对外“输出”中国模式,也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但这并不能否认中国的实践对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中国方案”不是某一种具体的制度体制模式,也绝不主张用一种模式来改造整个世界,而是一种新世界观、新价值观和新方法论。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到“一带一路”“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再到文明多样性的“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以及全球治理体制的“并育而不相害、并行而不相悖”等,这些理念越来越为世界所接纳、所认同、所践履时,世界将会呈现一种崭新的面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马克思主义也将在21世纪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化背景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社会革命的壮阔历史实践,更是革故鼎新、守正出新、实现世界社会主义振兴进而为人类实现真正彻底的解放而努力作为的宏大历史活动。中国共产党人有这样的自觉,更有这样的自信。

        (作者:辛鸣,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哲学研究”负责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