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十三五”以来,我国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再上新台阶,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和“定海神针”。
一是产量稳步提升。五年来,我国大力实施藏粮于技,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跨上70%台阶,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保持在96%以上,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超过45%,粮食安全更有底气。二是质量不断提高。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明显增加,强筋、弱筋优质专用小麦占比提高到35.8%;优质稻谷面积进一步扩大。三是效益增速明显。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资料,2018年末,全国纳入粮食产业经济统计的2.3万户企业,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从质量效益看,2018年粮食深加工增值增幅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四是流通更加便捷。2019年《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指出,2017年全国粮食物流总量达到4.8亿吨,其中跨省物流量为2.3亿吨。原粮散粮运输、成品粮集装化运输比重大幅提高。
这一成就的取得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确立的“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稳步实施的结果。首先,粮食生产补贴和价格支持等政策积极有效。全面推进“三项补贴”改革,调整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在部分产粮大县试点探索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与近年国际市场粮价几次“过山车”式的大幅波动相比,我国粮价总体保持平稳,在合理区间内小幅波动,粮食支持政策起到了稳根基和保安全的关键作用。其次,持续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技术进步等措施有效改善了粮食生产条件。农业农村部公布信息显示,2019年全国新增高标准农田8150万亩;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2019年达到59.2%,2020年突破60%;2019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大幅提高。
(本报记者李慧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