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2月23日 星期二

    重庆市云阳职业教育中心

    “五链合一”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新实践

    作者: 《光明日报》( 2021年02月23日 13版)

      2013年以来,以重庆市云阳职业教育中心(以下简称“云阳职教中心”)为代表的一批三峡库区县级职教中心主动作为,构建了“五链合一”培养乡村振兴人才模式,并推广应用,有力推动了三峡库区国家级贫困县由精准脱贫向乡村振兴迈进。

     

     

    使命与担当

     

     

      县级职教中心既是“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两爱一懂”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主体。培养乡村振兴人才是县级职教中心新时期义不容辞的新使命、新任务。

      近二十年来,以云阳职教中心为代表的三峡库区县级职教中心在服务库区“移民安稳致富”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如今,他们又勇敢担当,主动融入服务“三农”工作之中,在培养乡村振兴人才方面探索出了新路子,为三峡库区从目前的“安稳致富”到长期的“繁荣兴旺”奠定了坚实基础。

     

     

    聚焦与突破

     

     

      聚焦:县级职教中心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主要问题

     

      县级职教中心培养乡村振兴人才存在五大问题:一是学校文化与乡村振兴难融通。二是学校专业与乡村振兴难契合。三是学校课程与三农发展难适应。四是学校服务乡村振兴平台难有实际作用。五是学校服务乡村振兴机制具有临时性。

     

      突破:县级职教中心培养乡村振兴人才有效模式——“五链合一”

     

      针对以上五大问题,云阳职教中心提出了“五链合一”的改革路径。

      重塑校园文化链

      一是重构校园精神文化,将“懂乡村、有乡情、感乡恩”纳入学生精神文化教育内容,举办乡村振兴讲坛等活动。二是重构校园活动文化,举办乡村电商营销活动,开展送技术、送产业、送文化、送服务的“四送”活动。三是重构校园环境文化,设置乡村振兴宣传标语、宣传栏,建“三农”双创中心等。

      重理学校专业链

      一是调整学历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组建服务乡村振兴的专业集群。二是调整社会培训专业,开设了种养殖、农业经纪人、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中短期培训专业。

      重构学校课程链

      一是挖掘专业核心课程的服务乡村振兴功能,改造、增加相关教学内容,比如加工制造类专业核心课程的农业机械维修维护。二是开发服务三农校本课程,如《农产品电商》等。三是建立乡村振兴社会培训课程库,如柑橘种植、生猪养殖、农家乐经营服务等课程。

      重组学校平台链

      一是牵头组建协同创新平台,成立“中职学校服务乡村振兴区域(川渝)协同创新联盟”,成立乡村振兴技能人才培养研究中心。二是建设产教融合平台,建立“三农”双创空间、“云之浓”电子商务服务基地等。三是建设服务创新平台,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校村共建联合党支部等。

      重建学校管理链

      一是以群建系,改革学校二级管理结构,根据区域乡村振兴产业构建专业群和二级管理单元。二是组织保障,采取定户帮扶、定生帮扶、定产帮扶,通过组织保障建立服务乡村振兴固定模式。三是党建引领,学校支部对接村支部,强化乡村振兴政治意识。

     

     

    特色与创新

     

     

      特色:“立足区域、服务区域”的系统性改革

     

      “五链合一”是云阳县域职教中心服务乡村振兴的系统性、综合性改革,其内容涵盖学校文化塑造、专业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平台与教学方法变革,以及学校治理机制创新等多个方面,凭借系统性改革突破了以往只通过“培训班”“扶贫点”服务三农的形式。

     

      创新:理念、模式、机制系统创新

     

      理念创新,准确定位县级职教中心功能,提出了“生于乡村、长于乡村、服务乡村”的基本理念,提出了农村中职学校走“立足乡村、特色发展”的类型教育基本路径。

      模式创新,构建乡村振兴人才“五链合一”育人体系,促进学校文化与乡村文化融合,专业结构与乡村发展契合,课程体系与乡村需求贴合,教学实践与乡村服务整合,教学管理与乡村治理耦合。

      机制创新,构建学校人才培养与服务乡村振兴深度耦合的长效机制,施行“以群建系”二级管理模式改革,成立“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乡村振兴技术技能人才研究中心”。

     

     

    成果与影响

     

     

      成果:育人有效、发展有力与服务有果

     

      近5年来,云阳职教中心“懂乡情、爱乡村、感乡恩”的学生大幅增长,立志完成学业后回乡创业就业人数增长50%左右;“三农”培训质量明显提高,“有技术、懂经营”的“三农”学员增加70%以上;学生学员中1300余人直接服务于“三农”工作,近80名成为村社干部。

      “有技术、愿奉献”的教师群体大幅增长,近5年,学校教职工到村入户达15000余人次,对接帮扶1020户农户脱贫走向振兴之路,涌现出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邬和平(驻村书记)等一批奉献乡村的榜样。

      学校开发了“云之浓”“云之绿”系列特色农产品,与4个村社党支部建立了共驻共建关系,学校获得2019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先进基地党组织表彰。

     

      影响:区域联合、市内带动、全国辐射

     

      云阳职教中心发起成立了“中职学校服务乡村振兴区域(川渝)协同创新联盟”,主办了首届“中职学校服务乡村振兴论坛”。全国20多所学校300多人前来参观学习,多家媒体进行了200多次宣传报道,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等核心期刊发表相关主题论文3篇,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

      (刘 华 刘 红)

      (广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