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08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刊(第690期)    上一版  下一版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2月09日 星期二

    以文化强省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作者:李明泉 赵泓 《光明日报》( 2021年02月09日 08版)

        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扬雄名篇诵读大会在成都市郫都区友爱镇举行。光明图片

        江口沉银遗址三期考古围堰现场。光明图片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四川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巴蜀文化。近年来,四川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大潮中激荡立足当代、回应历史、着眼建设、谱写新篇的洪亮涛声。

    把握导向,明晰文化强省目标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紧密结合,确立了国家综合国力中文化发展的重要地位。

        文化强国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系统有机组成部分,在推动文化建设本体的同时,将文化融入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领域各方面,充分体现新发展理念,使文化成为现代化强国的思想引领、智力支撑和内生动力。全国各省、区、市应根据实际开展创新性文化建设,发挥各地资源禀赋优势,突出各地文化建设的特点特质,不断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节奏,形成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繁荣景象。

        四川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制定“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强调用五年的时间基本建成文化强省旅游强省。这是基于已有文化建设实践和成果,作出能够为国家文化整体发展贡献应有力量的科学研判后所制定的发展目标定位。

        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和战略思维,因地制宜,乘势而为,制定《建设文化强省中长期规划纲要(2019—2025年)》,坚持把文化建设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从理论学习、精神文明、文艺创作、新闻传播、公共服务、遗产保护、文化产业、文旅融合、文化政策等方面切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准确把握文化与旅游相生共兴、融合交汇的内在关系,制定实施《关于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意见》,把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有机结合起来,注重把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到文旅发展全过程,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

    找准切口,以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打通发展路径

        文化强省建设既需要执行层面清楚目标任务边界,又需要调动全社会主动积极参与,这就需要寻找突破口,抓住“牛鼻子”,撬动文化强省建设的有力支点,战略施政、辩证施策,从而兴起文化强省建设的热潮。

        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中,四川孕育了以古蜀文明、三国文化、藏羌彝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等为代表的灿烂文化,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展现了浓郁独特的巴风蜀韵。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地根植于民族的精神基因之中,是剪不断的文化脐带和道不尽的文化密码,鲜活而真实地构成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生命价值形态,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创新发展条件。这既是历史向当代的自然延续,又是现实对历史的转化激活。因此,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民族文化血脉,唤醒民族文化自觉,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是文化强省建设的关键所在。

        四川制定出台《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意见》,确立“把握导向、立足学术、着眼传承”的总体要求,提出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相互贯通、一体传承的基本思路,明确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四川历史名人众多,在全社会的知名度较高,影响力较大。正是基于这一考量,四川确定把实施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作为全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破题之举和开篇之作,以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配套制定古蜀文明传承、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文化经典诵读、传统工艺美术振兴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等重点工程实施方案,构建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政策保障支撑体系。

    构筑体系,整体性助推文化强省建设

        文化强国之“强”既是建设力度,又是建成标准,既是文化自身之强,又是文化赋能之强。文化动力即文化内部各要素及文化与外在相关联形态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内在能量,具有广泛整合性、高度意识性、丰富审美性、强大凝聚性和鲜明符号性等特质。文化动力已成为推进文化建设内生而恒久的精神力量和创新创造源泉。

        四川在文化强省建设中致力于推进历史文化资源的原动力挖掘与创造性转化。史实史料、文物文献、遗址遗产、技艺技法、作家作品等都具有承续文明的当代价值和创新发展的现实意义。这是文化动力的第一思想资料和生产原料。四川形成了以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为主轴的文化动力体系,在全力打造一批学术研究中心、一批文化传习基地、一批文化交流品牌活动、一批文艺精品力作、一批主题旅游线路、一批优秀文创产品上持续发力,做实做优做出成效。

        四川按照“把握导向、立足学术、着眼传承”的思路,依托作为全国文化、科教、社科大省的独特优势,统筹整合相关资源和力量,建设了一批研究机构,凝聚了一批人才,构建研究、传承、弘扬体系,取得了一批弘扬中国精神、体现巴蜀特色的研究成果。

        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中,四川着力构建研究阐发体系、保护传承体系、国民教育体系、宣传普及体系、创新发展体系、交流合作体系。作为全国文物大省,把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保护与展示工作;作为非遗大省,坚持“科学保护、提高能力、弘扬价值、发展振兴”,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让非遗走进民间、走进生活、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家庭。四川还实施文化文物单位创意产品开发、文化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等政策举措,充分借助现代科技,研发具有巴蜀符号的文旅文博产品,并培育一批对外文化传播基地,促进巴蜀文化的广泛传播。

    着眼传承,激发文化发展新活力

        建设文化强国,就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四川在“十四五”规划中把文化强省纳入社会民生建设范围,提出“持续提升共建共享水平,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发展要求,增强巴蜀文化知名度美誉度,使巴蜀文化焕发新活力,推动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明显进展。

        四川聚焦历史名人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呈现和贴近老百姓生活的多种可能性,促进历史文脉向当代延伸,开展一系列接地气、有温度、高品位的传承弘扬活动,在润物细无声中以文培元、以文铸魂、以文化人。一是通过历史名人评选,引起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高度关注,激发群众参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二是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体系,鼓励各类学校开设相关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网络课程,开展探寻古蜀文明、领略民族风情、重走红军长征路等实践体验活动;三是加强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推动非遗保护传承与文旅融合、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有机结合,切实发挥非遗传承基地的重要作用;四是推动形成以“七大传统节日与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传统时令节气”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节日体系;五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群众生活,深入挖掘孝敬文化、家训文化、乡土文化、新乡贤文化等优秀文化因子,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德尚德、向善向上的浓厚氛围;六是坚持把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城乡规划建设,“川派建筑”的风格和神韵在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中重获新生。

        (作者:李明泉 赵泓,分别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艺术所助理研究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